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3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宠物屠夫”现身称发帖只是无聊 再遭网友声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4 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报道的南京“宠物屠夫”发帖扬言每周杀一只动物的报道见报后,发表在西祠论坛上的帖子已经达到近3万的点击率。同时网友通过搜索找到了两张所谓“屠杀照片”的真实出处,证实了这两只动物并不是该网友虐杀。而昨天,这篇疯狂网帖的作者“血腥杀戮者”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称“每周杀一只动物”只是说说并不会去做。
  松了口气 网友搜出原图,小动物不是他杀的
  昨天,一位网友发帖宣称已经找到证据,证明“血腥屠杀者”所发的“虐杀宠物”图片都是假的。帖中写道:“猫的图片是夜间拍摄,图片格式是jpg,信息量较少。而狗则是白天拍摄,可以参考使用影长的方式来分辨,影长和“血腥屠杀者”宣告的屠杀时间不符合,也不太符合现在其所在地南京的正常影长,真实性值得怀疑。”而随后他又搜索到了这两张照片的原图,一张是一个美国网站上的贴图,另一张来自一个巴基斯坦网站,均是源自网图。”
  就在网友们找到图片源头的同时,也有人发帖表示“人肉”出了疑似发帖人的一个ID。原因是这个ID也发表过类似仇视动物保护行为的言论,不过真假不得而知。一位网友也表示已向网警报警,只是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复。
  “既然证明他没有杀动物,我们也就放心了。”《带狗狗看世界》讨论版版主林先生表示,“我已留言给发帖人说明利害关系,告诉他我们还是善意地希望他能够和我联系并和我取得沟通。”
  “屠夫”现身 “我家境很好,发帖只是无聊”
  昨天中午,林先生再次留言给发帖人“血腥屠杀者”,表示网友已经报警,希望能在事态恶化前取得联系。这一次终于得到回应和一个电话号码。记者随后拨通了这个号码,对方接通电话后坦言自己就是发帖人,并表示“有什么问题快问,挂了这个电话我就会把卡扔掉的。”电话中他对整个事件很不以为然。“我和猫狗没有任何瓜葛,在我看来它们都和水与泥土一样。那天我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看到另一个讨论版上许多动物保护者对一个反对救助动物的人言辞激烈。当时很生气,我这个人就是骂人比较厉害,一时无聊就发了这篇帖子。”
  “血腥屠杀者”一再强调他只是从国外网站上找的图,发了3个帖子以后就没有再管过,并说道“没想到网友的智商这么低,这么久才发现。”当被问到会不会真的伤害动物时,他表示完全不关心动物是生还是死,并一直解释这只是他做出的一个随机的事情。记者提及现在网友已经联系网络警察,已经介入调查时,他非常自信地说发帖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不担心会有被人查到的可能。“我就是做网络的,你们想通过网络来查我,肯定是查不到的。”
  电话中对方语速很快,给人感觉似乎状态有些癫狂,对话中还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英文句子以显示其水平。“血腥屠杀者”一再强调他生活条件优越,甚至生活水平高于很多人,完全不像别人想象的那样是遭遇不公或者生活窘迫。“心理完全没有问题,如果有人觉得我需要心理干预,那就让他们自己去找吧。”
  网友鄙视 整个是在诡辩,是害怕人肉搜索
  在与记者通话后,“血腥屠杀者”这个ID随后又浮出水面在网上发帖,把和记者的谈话内容在网上又重复了一遍。文中一改前日的凶残的口吻,不过依旧显得很高调,且不断把矛头指向西祠胡同论坛。“西祠会看不出两张完全不同,做工低劣的照片是假的吗?炒作自己,想拉上我,没门。”
  这篇网帖再次引来网友声讨。“他的恶劣行为绝对不会是没有准备的冲动之举,他狡辩说发了3帖就没有再管,而实际上他前后共发了14篇帖子,从帖子里看出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绝对不是一念之为。他指责版主不删帖就是最大的矛盾,因为是他自己曾经提出威胁‘如果被删一帖就会多杀一只动物。’这么多矛盾明显是他的诡辩,”网友陈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大多数网友依旧没有改变观点,觉得这篇帖子虽然与之前比态度缓和了很多,但字句仍然很狂妄。“是不是终于还是被人肉出来了,害怕了,还是服软了吧,”一位网友在回帖中写道。
  ●警方:
  警方的相关人士表示,他目前的这种行为给大量养宠物的市民造成了一定的精神伤害。更严重的是,他通过网站广泛散播这种言论,并上传具有暴力血腥内容的照片,客观上已经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在公众中、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这种恐慌虽然是通过虚拟空间传播的,但造成了现实世界的影响,应当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果他不收手,继续发这种血腥帖子,警方可以根据《治安管理法》第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以“扰乱公共秩序”对他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据悉,以往的网络传播引起恐慌的案例,均是依据该条款进行处罚的。
  ●社会学家: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吴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宣泄,而所谓随机事件的解释只不过是说辞罢了。“从今天他态度的改变来看,他还是承受了一定的压力的,但是所表现出来的高调和不在乎是一种伪装。目前他也认识到了自己有悖社会认知的地方,以及自己非理性的成分。”吴教授觉得这样的人明显身心不够成熟,存在极端的认识,不过他也表示,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不管用什么方式,肯定有刺激他的原因。(记者 刘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2/25 14:5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