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1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草根导演将兴趣“玩”成职业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5 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优优影像”向专业影视公司又迈进了一步,虽然人员上的重大变动有点伤元气,但24岁的编剧兼导演李洪绸认为,要发展,改变是必须的。
  在此之前,“优优影像”这个由毕业大学生组成的网络短片拍摄团队,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小安舍村中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小楼里,拍摄的网络剧《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第一季已红遍互联网,单集点击率超过140万次,甚至被网友赞为网络版《武林外传》和中国版《老友记》。“优优影像”因此也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牛剧组”,李洪绸更是成了网络最红的草根导演之一。
  正是依托互联网,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李洪绸和他的同学们走出了一条不同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影视之路。
  为吸引眼球甘当“标题党”
  李洪绸2008年从河北省一所民办高校的编导专业毕业。“民办高校、专科学历,这两点就让我们在电视台等传统媒体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李洪绸和4个不愿放弃梦想的同学干脆自组团队“优优影像”拍摄网络短片。
  其实早在大三时,李洪绸就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这个“新商机”。当时一些视频网站,会根据网友上传视频的点击率,与上传者分享广告收益。李洪绸将自己的第一部学生作品《最牛的小偷》上传至该网站。谁知第二天一看,这一视频就被推荐至网站首页,点击量高居网站之首。最终这部只有几分钟的小短片却给他带来了上千元的收入。
  “我就像种子找到了土壤。”从此李洪绸不断把自己的视频作品传至互联网。最多时他一天就能拍摄5条网络视频短片。“虽然拍得很山寨,却赢在创意。”由于点击的高人气,他牢牢占据着网站“收益排行榜”的前两位。最多时这些小短片给他一天带来800元的进账,“比炒股票都厉害”。
  就这样,凭借着一台电脑、一台摄像机外加一个话筒,“优优影像”5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开始在互联网上打造自己的影视梦。
  不久后的一次闲聊,变成了一场头脑风暴。一个创意产生了:拍摄一个系列网络剧,反映大学生合租的趣事,名字就叫《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剧名在网络上非常吸引眼球。”李洪绸笑着承认,这颇有些标题党的意味。
  这部系列剧以每天一集的速度拍摄,拍完一集,就在互联网上发一集。
  这部系列网络剧在网上的轰动效应是“优优影像”所没有想到的。凭借着在互联网上创造的惊人成绩,李洪绸们赢得了电视媒体的尊重,重庆电视台出资力邀“优优影像”拍摄《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的第二季和第三季,更名为《合租趣事》后在电视台播出。
  2009年5月,李洪绸独自一人坐飞机到重庆,代表“优优影像”与重庆电视台签订拍摄合同。“电视台在签了合同之后,还是心存疑虑。”李洪绸告诉记者,以至在很久以后,一名工作人员才对他承认:签了合同后,我还拜托一位公安局的朋友查过你。对于电视台的谨慎,李洪绸很理解:毕竟我们实在太年轻了。
  高人气也少不了商业推广
  “在互联网上,到目前为止,《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点击已过亿。”如何把互联网上的高人气转化成现实的经济收益,李洪绸和“优优影像”颇费了一番心思。
  随着视频网站不再根据点击率与上传视频者分享广告收入,李洪绸们渴望在拍摄的短片中植入广告获取收益。为此,从《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第一集上传至互联网时,他们就在片尾留下了联系电话和QQ号。“我们的推广电话最多时每天能接到100多个,但绝大部分都是‘粉丝’打来的,而不是我们期待的广告商。”
  直到第一季第11集上传时,他们终于拿到了这部剧的第一笔广告收入:在剧集中为一家化妆品公司植入商标,收取广告费1500元。

  曾有专家指出,网络视频作为营销手段逐渐形成规模,其营销效果也有目共睹。由于许多企业并不具备专门视频创意团队,普通广告商在思维和影响力上也不如掌握网民资源的网络红人,为此专家预测网络草根作者在这一行业中前景值得期待。
  但“优优影像”依然面临着网络人气与广告收入上的巨大反差。网络上超高的人气,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2010年,新网络剧《毛骗》的拍摄在资金上就面临困境。
  李洪绸认为,除了当前的互联网广告市场环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一些企业依旧更相信传统媒体还不愿意在网络上做广告,另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商业推广正是整个团队的短板之一。
  为此,在拍摄《毛骗》时,商业运作相比较《大学生同居的事儿》,就成熟多了。“我们现在一改愿者上钩的模式,有一个业务员,主动联系商家寻求合作。”在《毛骗》开拍时,正是拉了3家赞助商,提供了几万元启动资金,剧集才得以开机。
  维系团队从情感到制度
  2009年11月,为了赶排《大学生同居的事儿》第三季,剧组分成两拨人马,4个组日夜赶戏,工作人员已经超过了30人。随着人员的增加,李洪绸已“升任”剧集的总导演了,他分别为4个导演的工作把关。
  而在组建之初,“优优影像”5名成员可谓身兼数职:编剧、导演、摄像,有时甚至是演员。
  当初5个人为了兴趣而组建的“优优影像”只是一个松散的临时团队,没有任何规章制度可言。时间一长,随着人员的增加,管理上的弊端逐渐显现。
  “最突出的就是新老成员在分工和利益分配上产生的分歧。”李洪绸意识到创业团队已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为了让团队走得更远,向专业化转变,团队迫切需要调整。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2010年初李洪绸向团队宣布了建立的规章制度。“3个老成员最终接受不了,选择了离开。”这对于创业团队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他们很快便重整旗鼓,购机器、招新人,《毛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拍的。
  在《毛骗》拍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位女主演突然想要离开剧组去北京发展,而她在剧中占比又很重。但之前剧组和演员之间并无任何协议合同,因此对于演员的离开没有任何有效约束。为了应对女主演的突然离开,李洪绸只得赶紧修改了剧本,利用她在石家庄的最后20天时间,拍完了她的戏。
  “以前团队内部都是靠情感维系,这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以后还要通过制度和法律手段来约束大家。”这是李洪绸和“优优影像”创业两年来的感悟之一。
  “优优影像”内部分工正在不断细化,管理也逐渐规范。“我会带领我的团队向专业影视公司发展。”李洪绸这样向记者描绘属于“优优影像”的未来。
  本报记者 樊江涛 实习生 朱洪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7 22:30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