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之初,其性本善还是本恶之争,是我国古代最早、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次学术思想大论战。不论是其辩论的形式还是内涵,都不亚于甚至可以说是胜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等人的关于人神命题的论战。稍有一点遗憾的是,这场论战的结果,如同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一样,也有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一样,至今仍不能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 这一论战的双方是孟轲和荀卿,都是弘扬孔门学说的巨擘。 为什么同一学派的人,会发生观点如此鲜明对立的激烈论争呢?原因就在于,儒家人的最基本事业是教书育人,是用仁义思想、礼乐规范来教化人们,认为通过他们的教化能够使人向善避恶,做一个有思想、有志向、有道德、守规矩的人。这样,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人性的本源是怎样。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化,正因为如此,儒家才调动了全部力量,进行了这场持续时间最久的大论战。 孟子首先提出人性本善观 虽然,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也有过多次的论辩,但孟子是儒门的亚圣,他的言论自然是分量最重,影响力最深最广的,因此他的性本善学说一提出,几乎一下子就成了定论。与孟子挑起这场论战的是与他的学生告子,也许就是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进行的。 告子先讲述了当时儒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人生之初其性本无善恶,犹如同水一般,你决定使它向东流,它就向东流,你决定使它向西流,它就向西流。孟子立即就水性来驳斥他说,水是有性的,那就是向低处流,让它向东与向西,那是人为的结果。人性也是如此,它的生性本来就是善的。孟子立论的根据,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人皆有之的心,就是仁义礼智,就是善和大善。所以说,人生下来就是性善的,善是人所固有的本质,不是由外部加工出来的。人之所以后来又有了恶行,那是因为其善的本性产生了流失。一切教化都使人返朴归真,都是寻找与归还于人之本性的自我。 50年之后的战国后期出了另一位孔门大儒荀卿,是他与孟轲对立地论战起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善,而是恶。他的立论根据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这些恶不能让它任意恣睢,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与陶冶。只有这样,人的一切行为才皆有礼度;人有礼度,这也正是教化的结果。他举例说,一根木材,要想使它直苗苗地成为可用之材,须用隐栝对它施行蒸烤矫正,然后才能取得;钝的金属器具也须要磨练,才能使其尖锐锋利。如果人天生下来就是那么善,那还要教化工作做什么呢?“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礼义是生之于圣人的制作与教化,而不是生之于人之性。荀子把后天的这种教化工作,都称之为“伪”,即人为的意思。他有力地批驳了孟子的因为流失才使性善变成了性恶的说法。你孟子所说的流失,不也是人为的过程吗?如果按照你的逻辑,人生之初的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等恶性也是经过人为过程才有的了。他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谓之伪。” 荀子人性本恶观偏重逻辑性 客观地说,荀子的说法恐怕比孟子说法逻辑性要更强一些,虽然它同孟子说法一样,都没能深究出人生之初性善、性恶之详,都没能够破解出这个至今仍然两悬的千古之谜。但是不管怎样,性善、性恶这两个鲜明对立的两大营垒,便自此鲜明地树立起来了。不过,荀子的说法虽比孟子能自圆其说一些,但由于思、孟学派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正宗,所以荀子的论辩不管怎样有理、有力,始终没能动摇孟子性本善之说。因此,后来一直流传到今的《三字经》,一开头便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性善学说的立论根据不足,论证的逻辑也不够严密,这是现实的存在,因之,人们还是时不时地冒着非孔、非孟的名声,对其提出质疑。先是有西汉时期的陆贾、刘向等人为其完善,帮助孟子写出了些更为充足的理由来修补漏洞。陆贾说,人虽生性本善,但须辅以“察己”功能才步步向善。人能察己,所以受命者顺,顺之谓道;不能察己,善性就会流失。此亦即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有人反驳陆贾的“察己”功能说,指出盗跖也能察出盗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大盗;贪官也能察出贪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贪官。因此,这个“察己”功能,无助于性本善的立论。 为皇家编纂诸子百家丛书的刘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完善与补充。他首先将人生之初的性作了细化,说性情是个完整的东西,必当有性与情两个方面。性为阴,在身内不向外发展;情为阳,与外物接触并形之于外。孟子说人性善,是指其内在的、潜能的方面,故而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谈到情,它是外在的,是与外物接触并行之于外的,因与外物接触才有“造次、颠沛”的不善行为。有人反驳刘向的观点说,难道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就不与外物接触,就不形之于外吗?当然,这些心也是行之于外的,因此刘向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汉代另一位大儒董仲舒一反常态,开始作折衷论与调和论,他说孟子与荀子的说法都对,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与刘向之说法相反)。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孟子见其阳,故曰性本善;荀子见其阴,故曰性本恶。有人驳斥他的折衷论说,既然阴阳、善恶并生于人的一体之内,那么,世上就没有纯善和纯恶之人了吗?看起来,董仲舒也如同世上所有的调和论者一样,其结果总是费力不讨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