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学水平不高,本无水平去谈省大人所作的诗,免得落下“盲人摸象”的笑话。 近期,单位下发了他所作的《山河颂》,我略读了一番,感慨了一番。 曾以为黄省长是理工科出身,强项不在于文学,今阅读了他的诗选中147首诗(七绝和七律),没想到他的诗题材丰富,情感真挚,且诗的对仗、词性、平仄与韵脚都与格律诗的要求相符,令我对他的文学底蕴刮目相看。正如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先生所言:“他的人文素养确实非一般人能比。”如果哪位朋友不信,也可去读读他的诗选。 针对好些网友在热议《兴宁神光山》一诗:“茫茫长夜露晨光,寥廓山乡万瓦霜。苍翠巍峨似群玉,大王石古佑齐昌。”其中好些观点我不赞同,甚至认为是曲解,所以,我也想谈一下我的浅见。不妥,请文友指正。 诗的第一句,“茫茫”一词描写出长夜过程之漫漫,黑夜何时休?衬托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对朝霞到来的祈盼。“晨光”冲破“长夜”,多美好啊!寓意我们的生活如阳光般,越来越亮,日子越走越好。 第二句“寥廓山乡万瓦霜。”这句诗点明了作者写此诗的时间,大约在冬季(兴宁气候特点,秋季还比较热,冬季常有霜)。也可以猜到作者的观察点也许在高处或视野开阔的地方。他看到周边房子瓦上的霜,想象到宁水大地,早晨万瓦覆盖着白霜的美丽景象。“万瓦霜”,在此有可能是实写,描写冬季早晨兴宁乡村的景象,也有可能是虚写(想象、夸张手法)。“寥廓”一词及冬天初阳到来,万瓦化霜的情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宽宏豁达,无畏。有些网友认为句子出现“霜”字,意境比较消极,但我们也可以从“傲霜”“化霜”的角度去理解。 第三句“苍翠巍峨似群玉” ,群玉,一传说中王母娘娘所在的瑶池群玉山,另一说是西域的山,便是昆仑山。作者用“群玉”来形容类比高大而雄伟的神光山脉或者兴宁盆地四周的群山,让千山万绿,尽在“玉”中,让人意想无穷。他用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山川,咏山情致高雅,让我们想象出诗人的胸怀和高洁的气质。也许他选择“玉”这样的字眼,更想表达更深刻的内涵。 最后一句“大王石古佑齐昌”,这让此诗的主题鲜明,表现出作者对家乡“齐昌”的无比深情,和石古大王福佑兴宁人民的真情流露。 当然诗中存在格律问题,都是小问题。如第19字和第20字 “似”应该用平音,“群”处应仄音为妙,(针对有些网友的异议,我这里解释一下:无论是古代读音还是现代读音,“似”是仄音,“群”是平声)但作者为了用“群玉”来描述群山,体现他的情怀,在作者看来,格律都是次要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