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网易的一篇稿子:[table=98%]
政府办养老保险一定能照顾穷人吗?
不公正:政府掌握养老金支配权,制定的方案总是不自觉的有利于国有单位人员,福利沦为特权 哈耶克:真正决定人们得到什么东西,已不再是自由的竞争性试验,而是权力机关所作的决策 。 中国公民的权利很多时候都是权力说了算,权力越大“权利”也越大。这样的背景下,福利很容易沦为了特权,成为掌权者的“权利”。具体到养老保险,特权的体现就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参加养老保险。有报道称,现在的公务员退休金高于企业职工养老金62%之多。近年来,深圳上海等地开始试行养老金的并轨,可是,就算真正实现了并轨,又能怎么样呢?现行的公务员的养老保险由财政统一拨付,即使真正并轨了,公务员缴纳的养老保险来自工资,而其工资照样是源于国家财政,最后还是纳税人买单。 2005年,国有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占全社会总额的78.4% 再者,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者本身也是公务员,设计出来的制度倾向于自己是不难想象的,“亏谁不能亏自己”。也就是说,公务员这个群体“分配者”和“收益者”合二为一的身份。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部分属于公共性质,本是为了救助那些最需要的底层人民。然而实际上,由于政府掌控了养老资金的支配权,社会统筹部分基本流入了国有单位人员的袋子,非但没有实现本有的社会公正效果,反而是人为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正。 有数据为证,2005年中国社会保障和福利资金总额为5492.4亿元,而退休养老金占到4654亿元。其中国有单位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资金总额占全社会社会保障和福利资金总额的78.4%,城市集体企业占9.4%,其他类型国内企业占10.1%,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仅占0.7%。
2、摘录一段: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个人账户记账额1.9万亿元,其中做实账户仅2039亿元,个人账户存在1.7万亿元的缺口。这就是说,所谓的个人账户已经名存实亡,养老保险彻底成了一种现收现支的制度。如果经济一直运行良好,缴纳统筹金的人的规模一直大于领取养老金的规模,那么上述的现收现支模式将运行良好。事实上,经济的波动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社会老龄化的趋势也是难以逆转的,因此,这种现收现支的模式,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