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位于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粤东地区最大盆地),总面积2104.85平方公里,人口113万,是梅州市的副中心城市。兴宁古称齐昌,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中国足球之乡、中国油茶之乡、大学校长摇篮之乡、中国围龙屋之乡、中国花灯之乡。
神光山地处兴宁市城区南郊,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一个以神光山自然景观为主,以宗教文化为特色,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和游览、登山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神光古寺位于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始建于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当时神光山名为南山,神光寺名为寿庆寺,距今已近千年。明朝成化年间,时任兴宁县令陈礼明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将破旧的寿庆寺扩建重修,并依据探花罗孟郊的传说,改南山为神光山,改寿庆寺为神光寺。明朝崇祯初年,牧原和尚(俗名何南凤)重修神光寺,使其成为禅宗临济宗横山堂的发祥地,并为佛教在客家地区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985年,在泰国曼谷北柳龙福寺住持彰慈大师等旅泰侨胞的倡议和捐资下,神光古寺于1988年全面修复并开光,成为海内外同胞旅游和朝圣的胜地。
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三园一区一基地”建设,并按照梅州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大手笔规划建设南部新城,致力于打造一个“碧水连江的生态之城、客乡古韵的文化之城、创新服务的活力之城、开敞舒展的宜居之城”。兴宁市南部新城规划总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分行政文化中心、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旅游服务、滨江商住、城东居住、神光山生态旅游等七大片区,而神光山作为兴宁新城的“后花园”,将打造成集佛教文化、客家文化及旅游、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景区,其中佛教文化园景区则为该工程的重点。
神光山佛教文化景区规划用地约8.36公顷,总投资约4.2亿元,规划建设分三大版块:一、佛教朝拜区,包括万佛殿、观音殿、地藏殿、法堂、方丈室、钟鼓楼、祖堂、放生池、佛教文化墙等;二、客家文化休闲体验区,包括神灯广场(神光映读)、魁星楼等;三、禅修悟道区,包括佛缘精舍、内观室、静心室、禅茶室、禅意宾馆、佛协办公楼等。
神灯广场,结合地形条件,是一处集游客集散、市民休闲、互动祈福为一体的景区广场。神灯开启,引出神光山“神光映读”的传奇故事,寓意佛光普照,进神光广场,意远离六尘,静心祈福,观自在五界,近大善知识,得正法。
佛缘精舍,以客家围屋建筑为元素,采用新中式建筑风格,将禅宗理念融合在内部设计。装饰细节,打造一个集禅茶素食、禅修体验、禅意住宿、佛协办公为一体的休闲养生空间。为到访居士大德提供静心休养的舒适雅居,礼佛同时得以方便请法,众生接受佛恩,净土得养身心。
神光山原有“挂榜山”之称,有宋代罗孟郊“神光映读”高中探花之千古美谈。因此,在景区内设计建造主文脉学运的魁星楼有十分重要的纪念意义及民俗意义。魁星楼为三层重檐式楼阁建筑,内部主要放置兴宁籍文化名人的简介、墨宝等,供游客参观鉴赏,为文化兴宁之又一新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