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68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问吾生平及其“中国经营西域史”的历史贡献 刘幼明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7 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问吾,别字学之,是民国时期一位学者兼少将官员。1900年(庚子年)生于广东省兴宁县黄陂黄槐岭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五岁时父亲病逝,由母亲何大夫人哺养成人。曾问吾幼年刻苦好学,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在乡村私塾补习数年,喜爱文学,历史。1924年考上兴宁县立中学就读,受客家人“崇文重教”传统思想影响,母亲决意要把儿子养育成才,何氏每隔十天半月翻山涉水给他送米送菜,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192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南京中央大学。
  曾问吾是南京中央大学的高材生,攻读政治学,尤喜爱钻研西域史。1931年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南京国民政府事业部任科长,不久又调任参谋本部边务研究所工作。他利用从事边务工作之机,继续研读西域史籍和搜集、积累有关资料,还专门学习维吾尔文,以便直接阅读伊斯兰文书报,且常与新疆旅京人士交游,以求多方了解西域情况。在他作了充分准备后,即着手编写《中国经营西域史》,从开始到完成,历经四年时间,于19365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同年9月再版,成为当时名重一时的畅销书。出书当年,他的母亲病逝,享年68岁,此书的出版,也是对他母亲的最大回报。该书洋洋六十万字,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是一部中国经营西域的经验总汇,也是全面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新疆历史的一部重要书籍。可惜该书早已绝版,幸得新疆维吾尔区地方志总编室于1986年重新予以排印出版(非买品),把它作为一部历史文献保存下来。
  1937年抗战爆发,中国沿海口岸被敌封锁,对外贸易颇感困难,曾问吾向军事委员会提交一份“建议打通甘新大道以暢中苏交通意见书”,得到批准,由贸易调整委员会实施。是年秋,南京沦陷前,曾问吾携带妻子侯慧芸、三个女儿及岳父母南返家乡,不久应兴宁县立一中之聘,任文史教师。1939年秋,香港南华学院前来梅县设校,他出任教务长。1941年秋,他离开学院北上长沙,投奔抗日名将薛岳,复出政界,初任湖南省政府设计委员会教育委员,第二年经薛岳推荐,到陪都重庆,调升国府国防部二厅五处边务研究室少将主任,主持西部边疆国防建设研究工作。此间,他为政清廉,常拒重金贿赂,有一次,烟土走私贩拿一包金条向他行贿,要他拿出十几张国防部軍用物资封条,被他严词拒绝,警告他再敢来,必举报严惩。
  曾问吾在国防部任职期间,日本侵略者已盘踞了我国东部半壁江山,作为中国西部国际通道的新疆益显其地位之重要。为了适应形势要求,他决心到新疆做事,以期报效祖国。1944年秋,他参加中央政府举办的县长考试,在三百多名投考人中考取第七名而获选进疆,在赴疆途中他豪情勃发,吟诗道:
  万里平沙舒眼底,浩然正气盪胸间,
  岭南十载天山梦,此日凌云度玉关。
他进疆后起初参予弹阂盛世才活动,是年冬,时任新疆省主席吴忠信,根据他自己的志愿委派他为东疆重镇——吐鲁番任县长。曾问吾
他于19451月就任吐鲁番县长职(兼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首先是深入民间,一面考察民情风俗,一面倾听群众呼声。由于他早就学会了维吾尔文字和语言,到任后开始攻读“古兰经”,政务之余,常就教于当地朶力阿吉、吾甫尔朶力、尼扎木丁等四大阿訇,通宵钻硏教义教规。他烟酒不沾、视赌如仇,深得当地穆欺林信赖。1946年初,他以汉人身份高调宣布加入伊斯兰教之意愿,经当地维吾尔族、回族宗教界头面人物核议同意,于当年古尔邦节正式向教友宣布。是日,在热合木吐拉阿吉寓所更换衣装,他穿维吾尔式袷袢,头缠“赛兰”(白布),在众阿訇陪同下,前往额敏和卓感恩塔(苏公塔)大寺做节日乃麻孜,聆听大阿訇讲经,随后走访各清真寺及穆斯林群众,在老城至新城道路两旁,人们争相祝贺致意,当天起,他就以穆斯林教规习俗约束个人行为,穿戴饮食全部维吾尔化,这就为他与当地群众联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他在吐鲁番做了不少好事,最为群众津津乐道的是参与修水利。吐鲁番盆地盛产葡萄、棉花,但由于酷热少雨,土地干旱,常常歉收。他到任后不久,常冒着严寒酷暑不辞劳苦地勘察山川,地质及水源,掌握了必要的治水资料及群众的抗旱经验后,亲身带领群众开辟了一条百余里长的“葡萄沟”,同时把大多数年久失修的坎儿井,坎儿沟等灌溉系统进行开发浚深,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大面积农地缺水问题解决了,使葡萄、棉花等主要作物获得丰收。1945年,老城一校由钟鼓楼搬迁到老城西南角,他下令进行扩建,使学校面貌为之一新,並增设了两个维吾尔语班。此后,他又在全县兴建了中、小学十多所,并在发动群众抗日救亡,搞好民族团结以及排难解纷,兴利除弊等方面也都做出卓著成绩,是一位出色人物,从而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拥护,人民亲切地称他为“父佬”(当地人对长者表示敬意的尊称)。在他即将离任时,当地人特地在城郊一个最大的坎儿井旁修建了一座纪念亭,并竖碑纪功,作为永远纪念。1951年镇反时兴宁县派人到吐鲁番调查他有无民愤、有无血债,以定杀或不杀,当地一些少数民族误为政府要重派曾县长回来,非常高兴,表示欢迎。
  19468月,曾问吾奉命调到陕西任省府视察室主任。中共延安战略转移时,他曾与中外记者到延安视察,进了毛主席住的窑洞,感受到毛主席共产党深得民心,国民党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延安回来后决定辞官南归,回乡重操教育,终此一生。他于19476月去职回到家乡,适逢家乡正筹办龙光中学(即今黄陂中学),建校筹委会邀他参加建校工作,他欣然接受,积极筹办,出谋策划,协调关系,借用附近一个新屋作为临时校址,使笫一届一百多名学生在下半年如期开学。因他博学多才,德高望重,被推举为第一任校长。他亲自执教史地课,在职数年,他苦心经营,把一个初创中学办的颇有声色,得到各阶层人士的赞许。解放后,他培养的学生,不少在各级人民政府担任要职,如曾任广东财政厅长的曾炳生、邓小平南巡随身记者何云华等。1949年夏,兴宁县和平解放,原国民党闽粤赣边区剿共总司令匪首谢海筹纠集残余武装力量进行反攻,兴宁城一度失守,恢复伪政府,大肆抓捕共产党游击队员,曾问吾利用自己的威望亲自给谢海筹打电话,劝他认清时局,释放关押人员。 1951年“镇反运动”开始,曾问吾因其在国民党政府曾任少将等高官职务,被认定是“国民党骨干分子”而被逮捕判刑,直到1975年才得到特赦释放。在狱中,他因具有一定的医务知识,做了医疗工作。他便利用这种机遇潜心研究中医和针灸术,经常在自己身上做穴位针刺实验,终于练就了一门精湛的中医和针灸技术。出狱后,他抱着救死扶伤的态度,七十多岁高龄,继续为群众治病,诊费低微,贫者免收。只要病者前来求医,他总是不顾报酬,而且负责到底,对远道患者还常常招待食宿。为了总结二十多年从事针疗的经验,他白天为人治病,晚上坚持著述,写出一部三十五万字的新编针灸手册(此书稿,今还未出版)。
  曾问吾在家从事医疗工作的最后几年,积劳成疾,于197954日病逝,享年七十九岁。他去逝后,他的十几位学生给他写了生平墓表。曾问吾的原配夫人刘招娣,是同村人,是“童养媳”,比他小两岁,自小兄妹相称,两小无猜,长大完婚后,生一子叫“观凤”(现退休在家),一生耕田持家,孝敬婆婆,刘氏夫人1984年病故,享年82岁。曾问吾二夫人侯慧芸,南京鼓楼区人,父亲是国军团长,她1930年就读南京邮电学校,新潮女性,曾、侯两人在南京图书馆认识,一见钟情,侯氏不仅帮他查找整理资料,还在经济上资助,使他的书能顺利编辑出版,他们成婚后,生三女一儿,三个女儿起名崑山、天山、祁山,都与西域有关,儿子林东,在家乡黄槐当医生。侯氏1938年随夫回兴宁后,与刘氏姐妹相称,共处一家,相夫教子,相濡如沫,共同度过艰辛岁月,于1978年病逝,享年66岁。曾问吾一生为人厚道,学有专精,廉洁奉公,一丝不苟。198673日兴宁县人民法院根据拨乱反正的精神,重新审理了他的案子,认定原判量刑过重,撤消了当年“镇反运动”时对他的刑事判决,不追究刑事责任,从而恢复了他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地位和尊严,还历史以公道。
曾问吾在吐鲁番为民办好事以及回乡办教育,是他一生中两个亮点,但最突出的贡献是他的著作《中国经营西域史》。该书三大编60万字,系统叙述了上溯汉代、下止民国当代的上下两千余年中,我国历代中央政府经营西域、新疆之史实,其中包括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详细说明历朝中央政府为何要经营西域、经营西域的方法及其成败得失和结果、影响,特别对民国以来新疆政局之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有较为准确清晰的介绍,使国人对新疆和西北边疆的现状和危机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旨在发扬中华民族向西开拓之伟绩,以期唤醒国人注意西域,共筑巩固国防之策,而奠复兴民族之基”,是一部关于中国历代经营西域、系统研究新疆历代沿革开发历史的经典之作,向为学术界所推崇,被誉为“安西良鉴”。
曾问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客家文化之乡的兴宁度过的,他接受了中华传统文 化的熏陶和教育,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浓烈意识,他大学毕业初入仕途之际,正当万恶不赦的日寇制造“九·一八”事件,侵占我东北领土,如国歌所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抗日救亡呼声,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曾问吾此时著述出版《中国经营西域史》,显示其高瞻远瞩的国难危机意识 。他专门研究中国西域新疆史,对新疆情有独钟,渴望能有机会 亲赴新疆做事,实地研究新疆,实践他多年来服务新疆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的人生都是和新疆这片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自小热爱文史,毕生关注西域新疆,由于种种历史因缘,使得这朵客家之花,注定要在新疆火焰山下的热土上盛开。
   
作为历史学者,曾问吾对新疆之民情有深刻冷静的认识:“自有清以来,新疆历次变乱皆以种族仇视为基本原因,同治间之回乱,积乾嘉以来怨毒之总暴发也”,治疆大吏“坐视官吏贪婪不察,军队粗暴而不禁,流氓侵凌而不 治,民生疾苦而不恤,因此回民对于汉官恨之入骨,竞有‘汉人皆狗唯颜色不同’之谚”。在痛批民国时期新疆司法、行政腐败现象时,他沉痛地写道:“哀哉穷黎,情何以堪?”“痛哉新疆之民,酷哉新疆之官也!”学者悯民之情,跃然纸上,可谓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曾问吾的民本主义爱民思想,不仅仅停留在文字口头的认识上,而且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上也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他在吐鲁番县当县长任职期间,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体恤民情,为民办事,深得人心!这位南国将军学者十分尊重新疆民族文化。他能和当地的大阿訇谈经论教,甚至加入了伊斯兰教,主动自愿地接受民族文化的洗礼。这种非同寻常的人文姿态,在中华民族文化交流史上,可说是千年仅见的特例!
其次,曾问吾还继承了清代学人关心研究西北边疆的学术传统,对西域新疆 “天地东西南北之学”(龚自珍语)进行全面系统的学术梳理,撷英咀华,成此巨著。可谓石破天惊!书成之后,我国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随后的3年解放战争,继之新中国成立,曾氏之命运历经坎坷,再无学术建树,其《中国经营西域史》这一研究“绝域与绝学”(郭丽萍博士语)的著作,遂成为民国新疆史著之绝响。
再次,曾问吾在其《中国经营西域史》中,全面系统叙述了历代中原中央政府和西域新疆不可分割的互动历史关系,准确记叙了二千多年来我国经营西域的全过程,证明了西域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地方,各族人民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密不可分、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关系;同时,全书贯穿总结历代经营西域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警示鞭策国人,故时人誉称此书为“安西良鉴”。这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和维护祖国统一 与民族团结的好著作。
《中国经营西域史》出版后,一直是各家引用的学术源著,奉为圭臬。新疆著名文史专家周轩教授认为,《中国经营西域史》是研究新疆历史绕不过去的必读著作。湛江师范学院刘佐泉教授认为,“《中国经营西域史》是一部西域历史地理的百科全书,是研究我国自古以来与西域关系史的必读专著”。新疆社会科学院原历史研究所所长齐清顺研究员新近著文称:“民国时期,曾在新疆做官的曾问吾根据多年收集的资料,编写成《中国经营西域 史》一书。在当时条件下,凭一己之力,能写出如此之著述已属不易,其中叙述的许多内容,今天仍有可鉴之处。”l986年2月,新疆地方志总编室“为适应自治区各地修志急需。我们据1936年l1月商务版,重新排印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一书,供内部参考”,此书遂成为新疆编纂地方志的广大方志人必读案头书。随后,维吾尔族学者卡德尔·哈皮孜先生 将是书翻译为维吾尔文,在《新疆地方志》(维吾尔文版)专设的《中国经营西域史》栏日上连续转载,达数年之久。这是维吾尔史学界译介汉文新疆历史专著的第一部,影响巨大。
曾问吾一生最鲜明的特点是关注新疆,研究新疆历史,热爱新疆,尊重新疆文化。他在南京没有任何语言文化环境条件下,都能主动研习维吾尔语言文字;他著书立说,阐明新疆对祖国大家庭的特殊价值。曾问吾的浓烈的新疆情结,是十分真诚的,是十分感动人的。曾问吾对新疆各族黎民百姓,有一颗炽热的同情心,“敢遣春温上笔端”,为弱势群众呐喊,总之,综观曾问吾一生与新疆结缘的非同寻常的实际表现,在民国时期的学界和官场上,他都是一个特立特行的不可思议的另类人物。曾问吾就是广东文化援疆、智力援疆、感情援疆的卓越先行者,全国援疆的卓越先驱之一。
注:(1)此文依据曾隐香、赖洪波、曾林东三人有关曾问吾的生平文章整理而成。(2)照片可选:单人像、故居、书、黄陂中学、平反书、狱书、针灸书、意见书、客家名人书、任命书、葡萄沟、苏公塔、坎儿井等。(3)整理人:刘幼明   2012·9·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4/28 03:06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