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84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称大学讲师,爱情骗子利用网络短信骗财骗色

[复制链接]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0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叫于伟,××大学法学院讲师,我爸认识××部长……”
  “我叫林涛,威海市××委办公室科员,我跟××局领导关系非常好……”
  ……
  这一连串的姓名,一连串动听的词语,都是从现已被警方拘留的梅有财嘴里说出来的。9月23日,环翠警方初步查证,梅有财打着帮女友安排工作等幌子,先
后从7名女子手中骗取人民币20多万元。9月26日,环翠区检察机关依法将梅有财批捕。
  ◆一女子痛述被骗经历
  8月21日21时许,一女子报案,称一名自称于伟的男子,骗取她感情后又谎称其父认识“××部长”,可帮她安排工作,骗取她人民币5000元。
  这名女子介绍,今年8月初,她通过我市某婚介所与“于伟”相识,对方谈吐风趣幽默,自称在××大学任教,还说他父亲是“高干”,家里有房有车。几天下来,巧舌如簧的“于伟”就“征服”了她,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天,“于伟”对她说:“你不是为找不着好工作发愁吗,现在机会来了。听说现在经区地税局有‘空位’,我爸跟××部长关系不错,只要他肯开口就行。不过,就是需要点活动经费,大约2万元,你想去吗?”
  几天后,“于伟”在两人约会时又说:“听我爸说,现在有很多人在争那个名额,而且人员马上要确定,你到底还想不想去?”“想,可我只能拿出5000元。”她感到为难地说。“这算啥事,我们还用分彼此吗,你就拿5000元,剩下的1.5万我帮你拿。”“于伟”说。后来,她将东拼西凑来的5000元分两次交给了“于伟”。过了一段时间,她多次询问事情进展情况,但“于伟”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近段时间,“于伟”干脆玩起了“失踪”,她只好将电话打到××大学找人,但得到的答复是查无此人。
  ◆骗子落网牵出“案外案”
  接警后,环翠警方开始立案侦查。在掌握了“于伟”曾驾驶“雪佛莱”轿车这一线索后,警方发现此人经常在市区塔山一带活动,便在这一地区进行布控。8月22日,6名民警经过两天两夜的分批蹲守,终于将其抓获。经初审,“于伟”交代其真实姓名叫梅有财,栖霞人,大专毕业。
  梅有财落网后,自称是其女友的李心语,来到派出所想替梅有财“说情”。民警在与其交谈时发现,尽管李心语与梅有财存在男女关系,但她竟然一直以为自己的男友是干个体的“林涛”,对梅有财的真实姓名、身份并不知晓。民警推断梅有财一定隐藏了某些事。
  8月23日,民警从梅有财居所搜出了其私藏的13枚刻有“山东省××厅”“威海市××局人事处”“山东省××厅财务处”“山东省××厅人事处”等假公章,还有伪造的山东××学院毕业证书和一张“张勇”的××大学法学院聘书,及2枚政府工作人员胸卡。
  ◆“千面人”劣迹斑斑
  面对警方掌握的铁证,梅有财低下了头,交代了自己的一系列犯罪事实:
  2003年,他结识了在威海教书的女青年冯仁心。起初,为了能给冯仁心留下好印象,梅有财以个体老板“林朋”的身份,与其交往。一年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2004年,梅有财只身来威,与冯仁心一起生活。随后,梅有财开始编织起更多“情网”,策划出一场场爱情骗局。
  2004年底到2006年7月,梅有财用“林朋”这个假名,自称是某学校老师,与宁静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调动工作、买车等名义,骗取人民币4000元。
  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梅有财化名林涛,自称在市××委工作,与李爱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办理临时工转正为名,骗取人民币80500元。
  今年初,梅有财化名林涛,自称是个体老板与女青年李心语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调动工作为名,骗取人民币6000元。
  今年5月,梅有财化名张斌,自称在电子公司工作,与赵悦如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调动工作为名,骗取人民币16000元。
  今年6月,梅有财化名袁义,自称是某公司人事部长,与江楠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调动工作为名,骗取人民币13000元。
  今年6月至8月,梅有财化名于伟,自称做个体服装生意,与杨璐确定恋爱关系,以帮助她及其弟弟安排工作为名,骗取人民币105000元。
  8月中旬,梅有财又化名于伟,以帮助小燕安排工作为名,骗取人民币5000元。
  ◆民警提醒:谨防“爱情骗子”
  9月22日下午,记者在市公安局看守所见到了梅有财,令记者不解的是,其貌不扬的他是如何让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短时间内,为他失心、失身、失财呢?
  “你最多与几个女子同时交往?”记者问。
  “最多五六个……”他说。
  “你与其中之一约会时,不怕被其他人撞见吗?”记者问。
  “不怕,我一般不经常与她们见面,都是通过上网、短信等方式谈情说爱的……”他表示。
  民警分析说,类似梅有财频换身份骗财骗色的案子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一些犯罪分子通过网络、婚介所等渠道设下“玫瑰陷阱”,抓住对方弱点,再骗其钱财,因此年轻女子在结交异性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防止上当受骗。(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记者 王晓光 通讯员 夏旭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12/25 14:49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