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2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模仿的孩子比你想象得更聪明

[复制链接]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2 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模仿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开始就通过模仿互相交流。你可能会感到,当孩子模仿你时,你的面前似乎有一面镜子,你做什么,孩子也做什么。当然,这种模仿也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如果孩子看到大人抽烟,观察手是如何在嘴前往复的,他或许会用一块积木代替香烟来模仿你。

如果一个6个月的婴儿得到一面小摇鼓的话,他会立刻意识到,他不仅可以将他攥紧,也可以松手扔掉。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开始有意识地抓住东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而孩子突然意识到,他可以“有所作为”影响什么了。于是他开始非常热情地练习,将事物与目的结合起来。此时,模仿可以起很大作用。例如当你把礼品纸揉成一团发出声音,孩子会好奇地学着尝试,是否他也可以用手和纸制造出同样的音响效果。

孩子的模仿是双方面的,也是一种学习和适应

当你喂小宝宝吃饭时,把小勺递到他面前,宝宝自然地张开了嘴,等着品尝美味。那么你呢,你的嘴是否也张着?你们俩谁先张开嘴?到底是谁在模仿谁?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艾普•迪叶特斯特解释说:“在4/5的情况下是孩子看到伸过来的勺子后先张嘴,然后父母才模仿孩子的动作;余下1/5的情况是父母先演示,孩子再模仿。”

这个简单的喂饭例子说明,模仿不是单向的,模仿其实可以理解为父母和孩子间的交流的一种方式,而这种交流方式在孩子刚出生时就有了。研究表明,在出生后最初的4个小时中,新生儿就已经具有模仿能力了。那时的新生儿模仿的是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里动舌头。但是模仿远远不仅仅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学习和适应!

模仿有利于孩子理解他人的情感

当人们模仿他人表情的同时,理解他人的情感也就更容易了。神经生理学者发现,大脑具有使人拥有模仿能力的神经细胞--镜像神经元。它不仅仅在做动作如用手抓玩具摇鼓时活跃,而且在观察别人如何拿起摇鼓时也变得活跃。大脑会模仿该动作,同时我们会设想他人大脑中的意图:他想拿起摇鼓晃动发出声响。镜像神经元能让人通过模仿,推己及人从而更加体谅他人。再简单一点说,通过对周围人表情的模仿,孩子学会了善解人意。

如何引导不同年龄的孩子模仿

孩子从一岁开始,就会主动地去模仿父母的动作和语言。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习惯,尽可以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不过也不必尽求完美,因为孩子不只是模仿你而已。

孩子会走路以后,就会经常在户外走动,所看所闻也会丰富起来。对于好奇的人事,特别是喜欢的人,孩子都会主动去模仿,因为模仿是人类对于“喜欢”最原始的表达。这时,父母就不能用严厉的语言来命令孩子不要去模仿了,而是应该用商量和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模仿好的方面。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让孩子学学和模仿汽车和特种车辆的喇叭和报警声,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它们的跑、走、飞和游的,如果孩子模仿不上来,家长可以给予正确引导。根据孩子的好奇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由孩子的好动、爱模仿来培养孩子的动作协调,以及灵敏的思维力和表达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13 13:26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