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掩映在繁花绿树中的杰斯比厂区看上去不太显眼,全厂仅有20名员工,却创造了6000万元的巨额产值。人数不多,产值很大;不做“炮弹”,要做有带动辐射能力的“核弹”,这是许多松山湖企业的共同特点。“在优美的环境中,靠创新和科技制胜”被提炼为“松山湖模式”,一个“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浓缩样本正悄然成型。
小企业蕴藏大能量
占地少、用人少、资源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而附加值更高,是“选资”时代的标准。
“我们不是要做子弹、炮弹,而是要做核弹。”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松山湖园区工委书记陈建枝这样形容松山湖的定位。
搭公共平台:延伸辐射力
“核弹”的特点还在于其强烈的辐射力。松山湖试图建立一些公共平台,提升区域内企业产品附加值。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就是这样一个平台。2006年8月成立至今,共为200多家企业开发300多款工业设计产品,成功投入市场的产品有300多种。
该院常务副院长余宇告诉记者,以前企业不知道设计院是干什么的,很少主动来接触,而现在有60%的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来的。据统计,设计院为企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已经超过5亿元。
松山湖坚决拒绝接收污染大、能耗大、科技含量低的项目,始终以高科技项目为重要瞄准点。
目前园区9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绝大多数拥有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
广东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与德润集团合作开发的“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产业园”将在今年动工,德润科技园事业部总经理王宝隆告诉记者,预计在不长的一段时间内,产业园将有100亿元的产值。
陈建枝雄心勃勃地表示,预计在3年之后,松山湖的工业总产值将可以达到1000亿元。
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连续4年,松山湖GDP、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年平均分别增长110%以上,而今年头两月更实现总产值37亿余元、同比增长210%,协议引资2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15倍,从而“一惊世人殊”。
去年松山湖工业企业平均每度电产值超100元,远高于全国22元的平均水平;每万元产值耗水不到8 吨,远低于全国15吨的平均水平;初步建成了符合“低碳经济”的产业体系。
松山湖的飞速发展,被央视称为“松山湖模式”。评论者认为,这一概念区别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制造”,转变为靠创新和科技取胜的“中国智造”。
■对话松山湖工委书记陈建枝
三年后松山湖产值超千亿元
央视日前在专题报道东莞制造的华丽转身时称,松山湖智造模式已探索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的魅力和谜底到底何在?松山湖正在建设中的台湾科技园将重点引进哪些龙头项目,又如何为东莞各产业链打造“东莞心”,以引擎之力助其转型升级?
“就10分钟怎样,我还要会见5批客商。”接待考察团应接不暇的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松山湖工委书记陈建枝如是开门见山,从而开启了简短精辟的对话“问道”,并首度透露称,3年后松山湖总产值将超1000亿元。
▲高门槛选商底气何在?
从招商到选商,松山湖近年来对入园企业的门槛越来越高。这样做会不会吓跑一些企业,敢于这样做的底气何在?
陈建枝:松山湖的底气来自于高投入,能潜心造园营景,配套突出以人为本和低碳经济,让优美的生态环境与科技氛围相结合。松山湖要求入园企业必须符合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高税收贡献,以及自有品牌、自有知识产权这一“三高两自”标准,即便在金融海啸中仍然坚持高门槛不放松。
松山湖的招商团队有句口头禅,“不怕他不签约,就怕他不来,来了松山湖80%的企业就不想走啦。”从实际情况看,有意入园的100个项目通常能选中5~10个。
▲是否已探索出中国版智造模式?
央视称松山湖模式将东莞制造提升至东莞智造,你认为是否已实现这一华丽转身,今后园区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
陈建枝:这个说法是央视提炼的,我们已经或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松山湖把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园区配套作为引资的亮点,挑选的入园项目主要包括IT信息产业、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电动汽车研发等,今后将重点围绕IT信息、生物制药和(金融与创意)现代服务业展开。我预计,松山湖生物制药将来在全国是个亮点。
▲将端出多大的产值蛋糕?
近3年,松山湖GDP、工业总产值和税收年平均分别增长111%、150%、155.7%,如果按照这一增速,松山湖今后将端出多大的产值蛋糕,从而以引擎之力、于7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地”再造半个东莞,甚或助力东莞比肩广深?
陈建枝:松山湖现在还不是高速发展阶段,而是招商阶段。这两年招商的势头非常好、非常猛,招了500亿元已投入落实300亿元,这300个亿的项目通过立项、建造、调试到生产需要2至3年的周期,也就是说,3年后松山湖的GDP、税收将呈几何爆炸式增长,产值估计将超过100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