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扩容提质,筑巢引凤,努力提升产业转移承载力。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夯实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一是全力建设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围绕“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定位,利用广州技术、人才等优势,用好10亿元省竞争性扶持资金和广州3.65亿元帮扶资金,加快推进园区“七通一平”。引进了碧桂园投资10亿元建设四星级酒店和优质生活社区,大力推进畲江中心镇学校、路桥、水电、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吸引了伊利集团、正源华茶、泰合科技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加快建设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鼓励有条件发展工业的县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办好一个特色工业园区。二是努力创建文化旅游特色区,着力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坚持生态优先,宜居为重,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变资源优势为优势资源,整体策划推介“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品牌,着力培育休闲度假、保健养生、农耕体验、婚庆服务、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2011年以来,共引进了文化、旅游及精致高效农业项目285个,投资总额达733.14亿元,其中旅游、文化项目135个,投资总额418.2亿元。全市旅游接待人数1132.67万人、旅游总收入116.2亿元,分别比增51.6% 和59.53%,其中过夜客占67%,人均消费达700元。
(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努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梅州作为欠发达的山区更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有后发优势。一是大力实施 “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发挥梅州侨乡和外出乡贤多的优势,鼓励引导海内外乡贤以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支援等形式回乡创业,去年以来全市引进大百汇、紫晶光电、威而信、赛翡蓝宝石等121个乡贤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511.81亿元,其中落户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区的有21家,投资总额76.68亿元,占整个园区的36% 。 二是策划设立 “园中园”,推进产业集群转移,降低企业的物流与配套成本。引进广汽集团打造以五羊摩托为龙头的摩托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与广晟集团共建南方科技稀土产业园,着力推动稀土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形成 “北有包头、南有梅州”的稀土产业发展格局。引进四川科伦集团发展生物制药与物流产业链。引进珠江啤酒集团建设区域啤酒酿造中心,首期年产20万吨的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通过产业集群转移更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三是依托优势资源,着力引进优质项目。主动策划项目抓招商,着力引进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龙头项目。今年以来,引进了飞利浦和三菱重工2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客家文化基地、影视文化基地、养生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四是以招才引智带动招商引资。出台 《加快引进优秀人才的若干规定》,帮助解决住房、医保、科研及子女就读等问题,既为引进、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又为产业发展带来商机。近年来,仅园区就引进高级技能人才487名,专业技术人才980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撑。以高薪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文化旅游特色区投资开发公司职业经理人,也为梅州发展文化旅游带来新理念、新项目和新市场。实践证明,引进高素质人才更有利搞旺一方产业。
(三)创新机制,共建共享,不断增强产业转移的内生动力。一是探索穗梅帮扶合作新模式。广州市委、市政府历届班子十分重视对口帮扶梅州和“双转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梅州考察指导,不断完善共建机制,选派优秀干部驻梅抓落实。近年来,五羊摩托、珠江啤酒等18家广州企业先后落户园区,投资总额70.23亿元,占园区企业投资的38.96%,既推动了梅州转型升级,又促进了广州“腾笼换鸟”。共同举办招商引资和产品推介会,把梅州金柚、平远慈橙、嘉应名茶等名优特产推向广州市场,既让广州市民共享绿色有机健康食品,又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二是建立市县共建共享机制,提高各县 (市、区)招商的积极性。由市筑巢、市县共同引凤,凡县(市、区)引进的项目落户园区,税收按6∶4分成,既调动了各县(市、区)积极性,又推动了产业集聚发展,避免了“满山放羊”办工业和污染环境现象。2008年以来,各县(市、区)共为园区引进项目21个、投资总额28.02亿元。三是营造崇商重企环境。一方面围绕产业发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和企业家,与清华、北大、中央党校、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和浦东干部学院等高校建立培训平台,先后就文化旅游、精致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与城乡建设举办76期培训班达3800人次。另一方面全面整治机关作风,强化党风廉政建设,治庸治懒治赌,严查“卡拿压要”歪风。成立市、县行政服务中心,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问题。同时,借力“三打两建”大行动,斩链拆伞,打破利益寻租格局,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广泛开展“修路种树搞卫生、创先争优比奉献”主题活动,营造安商、亲商的良好氛围。
(四)产城联动,城乡互动,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以城市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促进产城联动发展。一方面,着力把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梅州城区副中心,一手抓园区产业集群发展,一手抓所在地镇区公共服务,努力建设15万人口的工业园区、生态新城。严格把好环保关,严防污染项目转移梅州。宁可发展慢一步,也不能急功近利,为了求得一时的发展而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按照汪洋书记“建设有特色、有个性,让人记得住的城市”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着力建设城是乡的宜居区、乡是城的后花园,长短结合,科学规划,务实推进,建设幸福城区、美丽乡村,以优美环境吸引投资、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重点抓好梅州城区和各县县城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引进碧桂园、海航集团、南方传媒、创鸿集团等一批大企业推动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卫星城和客家特色乡村城乡发展体系,逐步形成“七星伴月”发展格局。
(五)统筹城乡,培训就业,大力促进城乡劳动力有序转移。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增强培训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当年应届大中专及高中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等新成长劳动力全员免费培训、全员转移就业 “两全”工程;开展 “三千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在新型工业、文化旅游、精致高效农业中,组织3000名有初级职业资格证的人员,实行高技能提升培训。与省直部门共建职教基地,集中办好5所万人、6所五千人的技工院校,建成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坚持 “企业招工”和“学校招生”联动,全市职业教育规模三年间翻了一番,在校生达8.4万人。完善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劳动力市场,主动对接广州、深圳等转移就业重点地区,建立19个劳动力接收基地,培训农民、组织农民有序转移就业。规划建设中心城区及叶帅故园、桥溪古韵等旅游景区,着力培育中小微等民营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农民就地解决就业,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提高农民素质,也为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腾出空间。 全市技能人才从2008 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48.3万人,转移到珠三角就业人数23.6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96.1亿多元,2011年人均年工资收入2.2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