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505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建雄大哥那里去了?

[复制链接]

23

主题

748

帖子

153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4 1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建雄大哥那里去了?是不是被兴宁老师的互咬吓倒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好怀念建雄大哥的冒号式回帖和为家乡发展写的长篇大论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2
发表于 2013/4/24 13: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注。。。经常上兴宁论坛。。。也要思考写贴子。。。。

45

主题

1751

帖子

316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3
发表于 2013/4/26 00:36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对兴宁发展有独特见解,人才!期待建雄老师写出更多精品。为兴宁加油!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4
发表于 2013/4/26 22:09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对兴宁发展有独特见解,人才!期待建雄老师写出更多精品。为兴宁加油!
大波 发表于 2013/4/26 00:36
谢谢鼓励。。。一定会继续努力。兴宁论坛有好些精品有待本人学习借鉴。

0

主题

61

帖子

73

积分

见习会员

Rank: 2Rank: 2

5
发表于 2013/4/28 18:2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上来耶下天。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6
发表于 2013/4/28 20:11 | 只看该作者
怀念地球科学家李善邦(兼为雅安灾区祈福)
       在鲁迅逊色于周迅的年代,还会有多少人知道李善邦?何况虽身为国际一流地球科学家,直至1980年去世,李善邦未登上中国学部委员殿堂。学部委员即今天这院士那院士的前身。
       李善邦,广东兴宁人,我的乡长  和学长,老屋相距不足十华里。2002年,在他百年诞辰之际,中国地震学界、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和北京市政府等部门,联合在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遗址上,举行了李善邦铜像揭幕仪式和纪念册发行仪式。此前在1998年有关部门已设立李善邦优秀青年地震科技论文奖。
       恕孤陋寡闻。遍观当代广东,实在记不起另有谁获得如上真正让高山仰止的荣誉。这仍仅来自官方或半官方。据网载,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马路消息满天飞。为弄清究竟,有青年专门骑自行车,每晚从李善邦家小区转圈,为的是看看他屋里灯光亮或灭。若一直亮着即平安无事。不少人都视李善邦为活着的大菩萨。只要大菩萨仍在北京,就回家睡安稳觉去。
       这原因自非穿越未来四千年,或者昆鹏展翅五万里。相反,李善邦曾如交上白卷小学生,在鞠躬尽瘁的共和国总理面前抬不起头来:
       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6.8级大地震,人民总理周恩来第一时间赶巧赴灾区时,曾神情严峻走到随行科研人员中间,“这次地震代价极大,必须找出规律,总结经验。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能解决地震预报问题!”。李善邦正是这批科研人员带头人之一。
       所幸的这批科研人员知耻后勇,未胡弄总理殷殷重托。1975年准确预报辽宁海城地震,创造了世界级奇迹。只是李善邦因“靠边站”遭遇,本人错过了辉煌,但亲历者中很多为他学生。
       或又正是让大菩萨长期“靠边站”遭遇,导致周总理去逝后的唐山,没有重续海城幸运。建国初期李善邦作为 专家组长,本为唐山地区定出了7级的地震烈度,有关部门却降为5级。加上预测的种种失误,终于形成了无法弥补的天大悲剧。
       1976年惨绝人寰大地震中,身体已不允许李善邦亲赴现场,他用残存的最后气力,正在赶写一生中最重要和最后著作,《中国地震》。这是逾50万字巨著,综合全球地震考察研究成果,系统翔实地归纳地震活动特征和地质背景。那时李善邦由于饱受政治和病痛双重折磨,连著书立说也只能勉力而为,堪称是在与死神赛跑。
       以上都是建国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建国前的李善邦则另有一番作为。
       抗战相持阶段,李善邦由黔入滇,以地球物理方法探测铁矿。在西南边陲,光野外工作就整整两年。他领衔的考察队,硬是在驼背上发现了震惊世界的攀枝花铁矿。而这严格而言只属于李善邦的副业。
       只是李善邦时刻没忘老本行地震。他一直以惊人的毅力潜心研制地震仪。在日机轰鸣声中,“李善邦团队”——两个工人,外加一台车床和一台小电钻,日夜劳作。终于,1943年夏天,中国自行研制第一台机械记录式水平向地震仪问世。
       后人送给李善邦一个美称,“近代张衡”。研制成地震仪后,他又在重庆北碚建造了地震台,于1943年9月起正式记录。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唯一的地震台,共记录到地震109次,编成报告与国际地震资料中心等处交换。该地震台填补了欧亚大陆广大地区空白,深受国际地震学界重视。
       李善邦是在1937年,为逃离日寇铁蹄撤离北平,辗转至大西南的。此前8年,他已凭一己之力让世界刮目相看。
       1930年6月,李善邦来到北平荒凉鹫峰山区地震观测室。他卧薪尝胆,经千难万苦不断摸索,终于按照国际标准定期刊印地震记录报告,同时发表系列论文。在李善邦观测室里,曾有一位清华大学学生过来帮忙,由于环境极端艰苦,只干了一年半不堪重负离开了。李善邦却在这里一干七年,除了家眷和一个杂工外,就剩下一条毛驴和八达岭上的清风明月。
       1934年秋至1936年夏,李善邦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在美国和德国等大学或研究所研习,结识了许多著名地震学家,昂首进入世界地震学界“VIP俱乐部”。
       同时代科学家心明如镜,若非小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让李善邦苦心经营7年鹫峰地震台毁于战火。今天北京鹫峰地震台绝不仅仅是森林公园一个景点。
       这不免让人联想起越来越无厘头却怵目惊心的天灾人祸。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重复,人们一如既往麻木不仁和讳疾忌医。
       历史从哪里转弯,必须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否则各人自扫门前雪,甚至隔江犹唱后庭花,熟视无睹越来越多生命不测于常识时,最终难保接踵而来灭顶之灾,不会轮落到每一个中国人或者子孙后代。
     (李善邦主要事迹来源自深圳《晶报》专题)

18

主题

846

帖子

13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7
发表于 2013/4/28 21:28 | 只看该作者
李善邦,代表著興寧精神。可惜如今很多興寧人都沒聼過此人。爲何政府不宣傳他?我認爲他比那些“政治家”“軍事家”高尚多了。這樣一個有真正大貢獻的人被遺忘,恐怕也是興寧人素質快速下降的一個原因。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8
发表于 2013/4/28 23:42 | 只看该作者
怀念地球科学家李善邦(兼为雅安灾区祈福)。。。.改正:昆鹏展翅五万里,应为鲲鹏展翅九万里。。。赶巧赴灾区时。。。应为赶赴灾区时。。。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9
发表于 2013/4/29 20:15 | 只看该作者
下一个贴子就是粤军名将李振球。。。。欢迎网友提供信息。。。预谢!

104

主题

1272

帖子

14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10
发表于 2013/5/4 09:54 | 只看该作者
兴宁发展不力在于缺少李振球军长这样的“圣人”   
     本邑向以人文和工商见长,唯官场属最大短板。因极少走出大人物,还曾被邻县赋诗讥讽。可回头分析决非坏事。众所诸知,兴宁真正沉沦于市管县,恰逢明星官员冉冉升空。却一如隔壁穷兄弟翻版。省长家乡好是好听,只可惜未带来富贵,却先见落后。随着某县城乔迁之喜,不知“长乐”或“长苦”,不觉超半个世纪。        
      同样米谷养百样人。史上兴宁虽少高官大吏,但不缺为国为民做出卓越贡献乡贤。如民国名将李振球军长,堪称其中杰出代表: 
      三十年代初期,李军长主政赣南,留下政声与蒋经国齐名。他亲自主持的市政建设,至今大部分仍未过时。他表面率部前线剿共,实则与红军互通有无。红军转移北上,正是借道李军长等粤军防区,从容“突出”重围。只是到了湘江才没有那么好运,与广西和湖南军阀你死我活,导致血流成河。  
    李军长虽惺惺相惜红军兄弟,但当“南天王”与日寇眉来眼去时,却毫不客气。他与罗梓材、李洁之等心腹兄弟,联合粤军爱国将士,挺身而出,全力拥戴余汉谋率部反正,支持民国政府,一举粉碎了内外勾结的万恶阴谋。   
     李军长心胸宽广,忍辱负重。抗战期间因情报失误,日冠从大亚湾登陆偷袭,打乱了广东战区防务。李振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精锐健儿鏖战京沪之际,苍茫受命为前敌指挥,仅率步兵一连,据险抵抗,才突围而出。广州失守后,默默替上司承担责任,为日后重新集结力量,组织取得粤北大捷,洗雪粤军之耻保全机会。可他本人从此被赋闲参议。有网文提及此事,不知是否事实。说蒋某人曾亲自召见,本仍欲委以重任,李军长却穿着一身长衫去见。老蒋正好重形象之人,结果可想而知。
      不过,由此或以为他附庸风雅,甚至故作高深博出位,难免小人之心。上马能打仗,下马写文章,这在民国将领中决非少数。对李军长而言,前者无庸置疑,后者呢,或可从他撰写在赣州公园门联,“扶起春风妙天下,携来明月问杨州”作为佐证,前提自非见怪不怪的代笔。  
      但无论如何,李军长热爱桑梓兴师重教,却有目共睹。解甲归田后,牵头创办兴宁第四中学,即现新陂中学。他老屋离中学不远,正好在田中央,虽有些气势和规模,可除了四周枪眼外,各方面与中学相比,都差得实在太远。    
      李军长历史贡献决不止此。二十年代开始,新陂即为革命重镇,活跃着李戈仑和黄文杰等人身影。1930年,李戈伦已在上海组织工人运动。解放后,从外省调返兴宁任首届县长。黄文杰是廖承志老战友。最初革命据点在新陂一小,他后成为周恩来领导的南方局四人小组成员之一。   
     说到这,各位想必十分奇怪,如上老革命家为何能在国民党高官家乡如鱼得水?答案很简单。政治如流水,乡亲才永远。这本是民国初期一大特点。一方面军阀混战不休,另一方面,决出胜负后手下留情。败者还可获赠大洋出国做寓公。只是后来不知何故,国民党突然血洗清共,并让小日本乘虚而入,祸害不已,源源不断地获得巨大红利。   
     解放前,李军长为父老乡亲做的最后一件大好事,即全力促成粤东和平起义。然后默默去了香港,谢拒乡情之谊邀请,宁可度日维艰,直至1956年病逝。虽然身后萧条,终换回清白于世。百度叙述他一生,“为军师长时,乘火车不坐花车与头等卡,恒喜乘三等车,又喜葛巾野服与父老话桑麻”。“识之者识之者莫不称为兴宁之圣人”。公道在人心。以生平之忠恕和建树,李振球军长当之无愧。兴宁发展不力,盖因缺少象他这样桑重色愈浓的“圣人”。

10

主题

203

帖子

40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1
发表于 2013/5/7 08:05 | 只看该作者
罗建雄?兴宁教师支教的创始人?

10

主题

203

帖子

40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12
发表于 2013/5/7 08:09 | 只看该作者
罗建雄在位时,一面调山区老师进城,一面派老师支教,最搞笑的是一位老师好不容易刚进附城中学,又被派去支教,而且还是同一间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9/18 05:10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