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3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样当老师,她们的待遇好太多

[复制链接]

8776

主题

9753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3 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里有玫瑰花,来这里跳舞吧

“这里有玫瑰,来这里跳舞吧”,是一句发自内心的爱的召唤。

同事的一位朋友在上海市中心一所高中当老师,她喜欢教书这份工作,但更喜欢所在学校的人性化管理。为了鼓励老师工作积极性,领导特别设计了一个出勤方案,每位老师每天进出校门都要刷卡,通过电子系统记录在校时间。如果一天在校待满八小时,就奖励二十元,全年奖励总额的上限是四千元。但如果完成本职工作后有事需要外出或提早离校,不会倒扣奖金。这样的话,有些要带小孩的妈妈就选择每天提早离开一两个小时,心甘情愿地放弃四千元出勤奖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自己所在的学校,每天的核心工作时间就是八小时,如果谁有事要离校,还得事先提出请假申请,若工作时间不打招呼就外出,肯定会受到批评。每个月请假不得超过一定时间,否则作为事假处理,要扣很多的钱。而像我们单位的做法,是中国的企业机构最普遍的管理制度。

暂且放下物质奖励到底有无格调不说(况且本来就无可厚非,符合“经济是基础”的哲学观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学校领导思维方式的新颖睿智和对员工以人为本的关怀。按照常规做法,领导都会要求下属遵守遵守本单位纪律,以便于顺利管理。但是往往因为制度制定的不周全而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使人感受到管理层的冷漠以及工作环境缺乏人情味,以致于管得越紧,反叛情绪就越高涨,从而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打压的做法在精神上给人的是一种向下的力量,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对生命实际上是一种耗竭。但是,只要管理层的人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关爱员工的根基出发,摒弃急功近利的想法,把短期经济和成绩利益放于第二位,而把管理理念从消极的惩罚转变为积极的鼓励,那么他们所制定的制度也会更加人性化,最终获得的效益也是长远可持续的。在理想状态中,工作对于所有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滋养生命的过程,而不是耗竭。

在一个物质和精神双重富裕、处处有爱的环境里工作,能让人身心愉悦,成就动机就越高。当然,生命中潜在的自律性也会更容易被激发,更加乐于奉献,能把功利心变成公利心,相信没有人会经常有事没事地找理由离开岗位,也不会无理由地升起叛逆情绪不配合领导的工作。一个以爱和公心为土壤、充满人性的工作环境,就好似一个巨大的玫瑰花园,色彩温馨,香气怡人。没身于爱,身体和心灵就会变得轻盈柔软,就会情不自禁地用心跳起生命的舞蹈。

“这里有玫瑰花,来这里跳舞吧”——建议领导们每天早晨走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先双手合十,把这句话在心里虔诚地默念三遍。

“这里有玫瑰花,来这里跳舞吧”——建议一些企业、组织和学校把假大空的口号和校训改成这句话,用爱来唤醒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6 13:08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