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怕农村不按规矩办事 |
纠错:她方政府应是地方政府。 |
党中央的政策历来都是好的,就怕她方政府不执行。 |
上面的老兄解析的不错,谢谢。老乡们看看兴宁情况如何。 |
近期种种密集的新政,以前想干不敢干的事,在极短时间里,雷厉风行地成为了现实:土地指标流转、人才引进、房产税、个税起征点、中概股回归、原油期货市场、富士康闪电过会... 高效率、无阻碍、干大事,可能会是这个新时代的主题。也希望这些新政能不流于形式,顺利得到落实,让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 |
根据新规,耕地的跨省有偿调配成为可能,人口流失的贫穷地区也没必要再保留太多的建设用地指标。而极其缺地的发达地区,则能用“加倍补偿”的形式,从贫穷地区购得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应该是近20年来,中国土地分配制度向市场化方向所迈出的最大一步。 如果这两个新政真正得到了有效实施,那么其造成的影响也将是很显然的: 大城市土地供给有序增加,住房供给提升,房价回归理性。 偏远农村、乡镇、县城的人口继续向上迁移,下层人民更容易在工作地立足。 贫穷地区获得一笔发达地区的“买地转移支付”,扶贫工作拿到一波真金白银。 二、三线城市的领导恐怕将会“跑步进京”竞争买地配额,用来做大城市规模、以容纳更多产业和人口,向“准一线城市”发起进军。 重庆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做了个很好的示范。在“地票”制度下,重庆偏远农村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被腾挪到主城区,从而为主城区提供了大量的住房供给,这让重庆的房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 下面是黄奇帆有关地票制度的谈话。而当他离任重庆市长后,炒房客们就闻讯杀入了重庆。 《黄奇帆:地票制度实验与效果》 http://www.guancha.cn/HuangQiFan/2015_05_09_318851_s.shtml “地票”制度推向全国,可能对大城市的炒房者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再结合近期密集出台的种种新政: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房产税立法”。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取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法。 土地供给渠道放开,村集体用地可建设租赁住宅。 北京市出台新的人才引进新政,收入超过社平工资8倍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可申请人才引进。 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教育/医疗扣除。 “土地供给走向市场化 + 对非生产性资产征税 + 减少劳动所得税负 + 让高劳动收入者落户”——这是一套面向市场化方向改革的组合拳。 而土地方面的改革,也同时反映了新组建自然资源部的意义,把土地资源真正视作一种可市场化配置的资产。 |
缺地的直辖市可以直接申请“买地”,缺地的省只有“重大建设项目”才能申请“买地”。 发达地区有钱没地,贫困地区有地没钱,双方勾兑一下。 买地”费 = (耕地基准价 + 粮食产能价) * 省份调节系数。 京沪买地价格 = 10万/20万(水田) *2 + 2万 * 亩产(每百公斤)。按最贵的水田和产量最高的“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计算,也只需要20万+20万=40万一亩耕地,每平米仅600多元。 缺地省市“买地”的钱,全部用于脱贫攻坚。一部分直接给“卖地”省份,一部分由中央财政统一安排。 |
正确的解读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3/26/content_5277477.htm 该通知公布了以下两项新规: 《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 其内容用一句话介绍就是: 耕地指标可以在国家统筹管理下跨省“买卖” 深度贫困地区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在国家统筹管理下“卖给”帮扶他们的发达地区 换句话说就是:“地票”制度推向了全国。 耕地指标从发达省市向人口密度低、有开垦潜力的省区转移,而建设用地指标从偏远的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 发达地区可以突破耕地红线和规划建设用地的约束,向落后地区购买指标用于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从而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居住和产业发展需求。 |
看来面粉还会贵 |
|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17110913号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5/1/11 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