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转] 业余投资者的股市生财之道.。。。。。。。4

已有 1023 次阅读2010/11/10 12:08 |

第七章 闭着眼睛挣钱——业余投资者的股市致胜之道      
       经过漫长的铺垫,终于要讲到我们简单而实用的股市致胜之道。或许这样说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难道只有这么一种方法才能在股市里赚钱,其他的方法都不行?呵呵,我可没这么说。我的意思是,参考先行者的成功之道,结合我们中国股市的实际情况,在非专业的前提下,抛弃虚虚实实的东西,大家业余投资股市能赚些钱。你醉心靠技术分析法追涨杀跌,且能在股市中赚钱,那么你就继续,下文不看也罢。
       我们的简单致胜之道只有三句话:
       选择好股票
       持续重仓买入
       长期持有。
       显然非常非常非常简单,但却并非人人都能运用,这与人的阅历、学识、脾性等等有关。
       很多朋友都说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一说起系统我就头大,那意味着原本简单的东西又要被复杂化了。因此,我们的这套方法谈不上什么系统,只有三个要点:选择好股票;持续投资,集中买入;长期持有。

一、选择好股票
       在市场中,我们每天都在寻找所谓的黑马。
       股评家每天晚上在电视的证券时间中侃侃而谈,推荐黑马;报纸的证券版里,机构们的龙虎榜中“黑马们”骄傲地展示各自的涨幅;大大小小的股市论坛的大师大侠们辛勤地挖掘着黑马;数以千万计的大小投资者白天黑夜乐此不疲地寻找着黑马。黑马,你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
       沪深两地1500多只股票,有多少是我们眼中真正的黑马?我不知道,选黑马到底有什么标准?其实,我们在上半部分讲了很多有关选股的标准了,在此我们再仔细回顾总结精炼一下,打上一个深深的“夜行”式标记。
       打个比方,你有10万元闲资可以用于投资,你要买几只股票?根据我的习惯,一般不会超过4个股票。根据股票的特性,我们将其分为4类股票:巴式股票、林式股票、莫式股票和百家乐式股票。其中巴式股票是所谓的超级成长股;林式、莫式和百式也可以整合成两类:优秀成长股和沙漠之花。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选择标准和买卖原则,当然,你要是专注于其中一种也行。
       一、巴式选股法
       顾名思义,即为巴菲特式的选股之道。面对深沪两市1500多只股票,我们如何下手?有这样一些大原则:
       业务简单
       独特技术(资源)
       垄断经营
       行业龙头
       强大品牌
       财务健康
       管理者好
       如果有某只股票能集上述所有特点于一身,那么她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天使”了。当然,要是不能集中所有优点,那么具有大多数上述特征的股票也是我们的待选标的。
       第一, 业务要清晰明确、简单易懂,最好是确定性比较大的行业,比如消费品行业。
       你说你买了茅台股票,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家做酒的企业,少碰那些具有时髦概念,业务复杂,产品无法用铅笔描画出来的股票。
       巴菲特和林奇都喜欢在日用消费品行业里精挑细选心仪,对科技型企业不太感兴趣,虽然也可能会错过大牛股,但也有一定道理。一般来讲,优秀的消费类企业不太会发生太大的变故,比如茅台酒,酿酒的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上百年了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1950年代的可口可乐和现在比,口味也基本差不多;你想长期持有的公司,必须有超级稳定的业务,而科技股由于技术不断进步,经常会出现各领风骚数年的结果,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容易确定,不断有更好的产品来代替好产品,比如手机一流行,曾经风行一时的寻呼机就黯然谢幕;比如数码相机一流行,胶卷相机就式微;U盘的出现就宣判了磁盘的“死刑”;DVD机让LD机、 VCD机退场。
       另一方面,一项好的科技发明未必会是一个好的产品,这需要一定的周期来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同,比如,摩托罗拉铱星手机的失利就是最好的案例。
       不少投资者抱怨,中国没有值得长期投资的好企业。事实上,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好的企业好的产品:茅台酒、五粮液酒、张裕葡萄酒、康师傳方便面、双汇火腿肠、云南白药、东阿阿胶……
       林奇告诫投资者,好企业的产品必须能用铅笔画出来,当你确定投资目标时,试着用铅笔画一下看,如果不能轻易地用铅笔画出来,那么你需要找出更有说服力的依据才行。
       第二,公司拥有独特技术或独享资源,也可以说独特竞争力优势。比如茅台酒的配方是独特的,且只能用茅台镇的水勾兑;云南白药的配方也是独享的,不能再造出个贵州白药来。烟台万华的产品有很大的技术壁垒,全球只有几家公司掌握,因此能产生高额的利润。
       第三,垄断经营,在某个行业具有垄断性的地位是最好的。鉴于成长缓慢的特性,垄断性质的公事业企业除外。
       判断一个公司的产品是否有垄断,最简单的莫过于用老巴的方法:如果给你足够的钱,你能创建一个公司与他竞争并打垮它吗?显然老巴无法打败可口可乐,你也一样无法打败茅台,尽管你的新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优秀的管理人才,但茅台酒的独特配方和地理条件,长期的经营历史所形成的强大品牌和口碑是你无法复制的,比如,水井坊能代替茅台吗?
       垄断分为技术垄断、资源垄断和政策垄断等,前两种垄断比政策垄断要好得多。一些公用事业股也是垄断行业,比如燃气、水务、铁路等,但这些公用事业企业没有自主定价权,水、气涨价得开个听证会什么的,涨得太高老百姓还有意见,但茅台酒涨价一点问题也没有。事实上,茅台一直在涨价,销量还是节节上升。
       老巴将这种垄断比喻为护城河,意指很高的进入壁垒。比如高档白酒基本上被茅台和五粮液所垄断,其他的白酒品牌很难再挤进去。我们要找的企业,就是要有这样一种垄断经营权,才会给我们带来超级盈利。
       第四,行业龙头,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是数一数二的,企业是行业内老大,是行业标准的制订者。没有垄断技术不要紧,只要你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足够多也行,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你的成本就会降低,后来者再与你竞争时就不容易。
       第五,强大品牌,产品具有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就是所谓的名牌产品。这个名牌不能光靠广告砸出来,最好是具有长期经营历史(如老字号的产品),经过市场打拼形成,具有良好市场口碑的名牌产品。比如耐克鞋就是要比普通的运动鞋贵是吧,虽然两者的用料完全一致,但时髦的消费者就是认准耐克鞋,不仅是名牌的问题,更是一个面子的问题,品味的问题,杂牌运动鞋就无法提供给消费者额外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名牌的魅力。
       LV一款包可以卖到上万元,普通100元的包可以买100个,有什么用,人家就是要这个面子;茅台和伊利特曲有什么多大不同吗?其实也没啥不同,只不过是个排场问题。总之,即使一样的材质,名牌的售价就是要比普通产品高,这就是名牌产品多赚钱的原因。
       第六,持续盈利,一是公司的利润率要高,按林园的标准,毛利率必须在18%以上,越高越好;二是历史上的业绩要稳中有升,不能今年赚死,明年亏死。三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公司仍将保持盈利。
       第七,财务健康,相对较低的资产负债率,一般要在50%以下;持续稳定增长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好三年都在15%以上;充足的现金流量,至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能为负;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大部分。
       第八,成长性强,成长性可以说是最具争议性的指标,怎么样的成长性算好?未来的成长性有没有确定性?没有现成的数值可以套,一般来说,三年以上净利润每年复合增长达25%以上就不错了。
       西格尔在《投资者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投资者容易陷入增长率的陷阱,原因是盈利增长率高,股票受人追捧,相应股价也高,但增长率不可能无限止地上升,一旦现实增长率不如市场预期,投资者极易被套;再者,由于成长股股价高,分红再次投资时购入的股数少,长期而言,投资者的收益反而不如持有股价不太高的老牌绩优股。
       西格尔显然没有错,一般来说,成长股的市盈率是偏高的,但对于我们5至20年这样一个投资周期来说,成长股应该是我们的首选:强劲的收益增长能有效地降低市盈率。无论如何,三年以上25%的净利润增长率是最低要求。
       第九,管理者好,这一项在中国比较难搞,国企有国企通病,私企急功近利。怎么判断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是否称责,一是平时多看财经类、管理类报道;二是有条件进行上市公司实地调研。
       相信经过我们严格苛刻的条件限制,沪深两市能符合条件的目标股很少。巴式选股法选出来的股票是要长期持有的,当然只会是极少数。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种选股法,我又不得不举个贵州茅台的例子(靠,怎么又是贵州茅台?老大,能不能讲点别的?唉,我也是没办法啊,人家美国股市 15000只股票,我们只有1500只股票,选来选去,最符合条件的,只有茅台啊)。大家在今后选股的时候,可以以此为样本,进行对比。
       业务简单:茅台酒的业务够简单吧,就是高档白酒,消费品行业,老巴的最爱。
       独特技术(资源):独特的配方,离开茅台镇就不能生产。T
       垄断经营:高档白酒市场,茅台老大,五粮液老二,基本垄断。
       行业龙头:茅台不是龙头,谁是龙头?
       强大品牌:这个不用说了吧,谁不知道茅台?
       持续盈利:每年的业绩都不错。公司今年净利润同比增:34.22%,近三年没有一年的毛利少于80%的,啥也不说了。
       财务健康:负债率20%;近三年ROE:22%、25%、34%;负债20亿,现金就有50亿,啥也别说了。
       成长性强:近三年净利年复合增长52%,预计今后仍将保持。
       管理者好:就这一点吃不准。
       二、林式选股法
       就是以彼得林奇的眼光来选择股票,如果说巴菲特式的股票是超级成长股,则林式股票就是优秀成长股和沙漠之花。其原则如下:
       生活经验
       业务(名字)古怪
       不受关注
       盘子适中
       快速成长
       财务健康
       无竞争者
       第一关注在平常生活中受欢迎的产品,比如孩子爱吃的食物,爱玩的玩具;老婆爱用的化妆品,喜欢的时装;同事心目中的好公司等等。
       第二公司名字或业务平谈甚至古怪,让人讨厌更佳。
       第三不受人关注,没有股评家推荐,非热门股,所处的行业也不是热门行业,也许是低增长或零增长行业。
       第四盘子不能太大,总市值要小,这样才会是我们的10倍股。
       第五快速成长,同巴式选股法。
       第六财务健康,同巴式选股法。
       第七无竞争者,套用一句术语,叫做“隐型世界冠军”,即在不受人关注的行业或细分市场中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或自主定价权。
       三、莫式选股法
       巴式和林式选股法都注重企业产品的简单性,对于科技股都采取回避的态度。企业产品越简单,不确定性越低,对于长期持股有利。但是我们身处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你不能完全无视发展大趋势,因此,迈克尔莫式选股法是有益补充,使我们有机会抓住狂涨的超级大牛股。
       具体原则如下:
       顺应趋势
       考察4P
       小盘成长
       财务健康
       莫式选股法先从大处着手:
       第一,先选择行业:科技、保健、新能源、媒体/教育、商业/消费。
       第二,确定行业后,再考察目标企业的4P,分别是员工、产品、潜力、可预测性。员工即好的管理者;产品、潜力、可预测性等同于巴式选股法中的品牌、持续竞争力等。
       第三,选择小盘股,根据中国实情,我认为应该选那些总市值在50亿以下的股票,尤其以10至30亿者为佳。风险投资家 寻找金融市场每一个获利的机会 ? n9J J3~8}
       财务健康可参考巴式、林式选股法。
       也举个例子600439瑞贝卡(仅作为例子,且是过去时,非推荐标的)
       业务(名字)古怪:该公司的主业是做假发,业务有点怪,名字也很怪,起初我还以为是某个女装的牌子呢。
       不受关注:不是热门股,大涨以前市场关注度不高。
       盘子适中:上市2400万流通股,9000万总股本,上市日总市值不到14亿,即使涨10涨也才140亿,有潜力。(高峰时该股总市值120亿,涨了9倍)
       快速成长:06年净利上涨36%,预计07年仍将高速增长
       财务健康:负债率29%,毛利率20%以上,经营现金流多年为正
       无竞争者:国内最大的发制品专业公司,其规模在发制品行业中位列全球第一。
       星期天陪家人上超市购物,老婆和女儿在速冻食品前选购速冻水饺,她们只爱吃一种叫“湾仔码头”的品牌,据说是一位从大陆去香港的女士开发生产的,味道非常不错,我也十分喜欢。在三全食品上市前,你要让我举出一个速冻水饺的品牌出来,我唯一能叫得出名的只有湾仔码头。老婆开玩笑说,不知湾仔码头有没有上市?
       我还真去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湾仔码头没在香港上市,但已经被一家名为通用磨坊食品公司的美国公司收购。通用磨坊,名字不起眼,又是食品公司,那不是林奇最喜欢的公司类型吗?我来兴趣了,进一步查到,通用磨坊是美国上市公司,旗下还拥有一个中国大名鼎鼎的牌子——哈根达斯冰琪淋呢,这家代码为GIS的股票3月 31日收市价约为50美元,蛮有趣的经历是不?
       四、沙漠之花
       还记得林奇说的“沙漠之花”吗?在环境恶劣,浩瀚缺水的大沙漠中,出现的那一朵并不娇艳,默默无闻的小花。因为是沙漠,人迹罕至,她必定默默无闻(无人推荐);因为是沙漠,大家厌恶,对她的期望肯定不高(行业不热,价格不高),闲花野草么,向来是独自开放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她能在沙漠这么残酷的环境中奉献暗香一片,肯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财务情况良好)。
       我不是个喜欢拈花惹草的人,但我却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沙漠之花。
       什么是沙漠之花呢?
       第一,行业不太热门,甚至是很差的行业,没什么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如塑料业,纺织业等等,反正是大家看不起眼的行业。
       第二,目标股票的财务一定要健康。比如连续3年以上净利是增长的,10%以上净资产收益率,30%以下的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充足且健康,应收款少等等。
       第三,价格一定要低!低!!低!!!如果价格高,那就不是沙漠之花了。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无限风光真的只有险峰才有吗?
       很多人都认为,富贵险中求,没有一定风险哪来的富贵?而两者是成正比的,即风险越大,富贵越大。在股市中就是说,要敢于追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有另一种答案。
       “低风险,高收益”的窍门:买便宜货!
       帕特尔人是印度的一个小族群,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以难民身份来到美国。他们受教育程度不高,钱财不多。现在,他们在美国拥有超过400亿美元的汽车旅馆资产,每年缴纳税金超过7.25亿美元。雇佣将近100万员工。这个人口不多、穷困潦倒的族群几乎是白手起家,为什么现在能积累到如此巨额的资产?答案就是他们采用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经营模式:投入争取最少,产出做到最大。
       帕特尔人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以极低的价格买进汽车旅馆,以最低的成本营运(少雇工人,全家都是服务员),慢慢地积少成多,成就目前的财富。他们的理念与罗杰斯的话不谋而合:成功的投资家什么都不做,一直等到你看到钱就在墙角那里摆着,你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走过去把钱拾起来。
       深刻啊,当我接触到这些东西时,某种灵感陡然而至,多少简单的话,却包含多少哲理!
       人弃我取,人取我弃是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应该一以贯之一的理念。
       那么这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术的原则是什么呢?
       第一,投资于现有企业
       第二,投资于简单企业
       第三,投资于低迷行业的低迷企业
       第四,投资于具有持久优势的企业
       第五,少投注、投大注、非经常性投注
       第六,注重套利
       第七,安全边际
       看看,所谓的不谋而合,这种办法和林奇的沙漠之花何其相似!
       据个例子吧。
       600527江南高纤是化纤制造业,主营涤纶毛条、差别化涤纶短纤、复合纤维的生产与销售。有关化纤的印像,我还停留在化纤布“的确良”的水平,都是全毛全棉时代了,谁还用化纤布?可见该行业不是热门行业。
       如果我们在朋友聚会时聊起股票,虽然大家都套得死死的,但报出来的股票却都赫赫有名,诸如金融地产、煤碳石油、生物制药、连锁购物等等,你要讲你买了一只化纤股,是不是很没面子?相对于一些热门股动辄数十家机构评级推荐而言,江南高纤仅有5家机构关注,基本算是默默无闻了。化纤行业么,有什么成长性?有什么题材?有什么兴奋点?全都没有,难怪没有机构分析人士会看得上啊。
       那么江南高纤质地如何呢?
       据08年中报,每股收益0.11元,净利润3800万,资产负债率29%,经营现金净流量7400万,查历年的财务数据,自2001年开始,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约为 23%;净利润平均增幅约为33%;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7%;作为一家低增长行业中的企业,江南高纤在过去的七年能取得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 23%,净利润平均增长33%,平均ROE17%。主业明确,财务健康,公众关注度低,市场预期值低,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
       本人在 20080905从4元开始分批买入,一直买到3.01元(该股20081029低至2.83元),均价3.58元,按昨日收盘价5.75元计,帐面浮盈 60.6%,而这个不需要看大盘和任何一个技术指标,不理会金融危机,不预测市场多空。(该股票仅作为例子,不作推荐,现价位仅适于持有,不适合买入)
       大致而言,这三种选股方式有很多共性,林式、莫式选股法是巴式选股法的有益补充。林式选股法的中的小行业大龙头,莫式选股法的中的发展趋势等都非常有实际意义,而沙漠之花非常适合用百家乐法操作。
       OK,选择股票的标准和条件我们先谈到这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专注于林式选股法,挖掘“隐型世界冠军”,找到自己的10倍股。当然你也可以按三种方式各选一至两只股票,构成自己小小的持股组合。

二、持续集中买入
       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是:持续集中买入。
       经过严格挑选,你终于找到一只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的好股票,你激动万分,按捺不住地就要下单。
       且慢!
       发掘出一只好股并非买入的充足理由,只有当其符合“好价格”这一条件时,才是我们的最佳买入时机。什么又是好价格呢?这涉及到股票的估值,一大堆的计算公式,10年的现金流量估算,饶了我吧,要是估值有那么准,全天下的会计师不是都发财了?
       我们的办法很简单,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叫做定投法,就是定期定量买入法(比如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固定投资2000元)。你可以不管价格,不管时间,以规定的资金和规定的时间,买入你心仪的股票。不巧买在了最高价怎么办?无需担心,由于我们是长期投资,你的定期投入也许买在最高价,也可能买在最低价,长期来看,你的持股成本会比较适中,既不高,也不低。一般来说,这种投资法比较适合于心态非常稳定的投资者。
       另一种就是价值低估法,用什么来做估值呢?用市盈率和净利增长率(PEG)。总之,20倍以下的市盈率是比较放心的买入价格。另外,用市盈率和净利增速作比较,PE低而利润增速高,股票具有投资价值,相反则不具投资价值。比如,某股目前的PE是20倍,其净利的平均增长率也是20%,那么该股的价格是合理的,既不高估,也不低估;如果净利增长率是40%,那么该股股价就是低估了;如果净利增长率是10,那就高估了。
       关于估值你一定要我说个标准出来,我说不出来,PEG法也不是百分之百准确。但买便宜的好货是我们始终的追求。我们上超市买东西,总喜欢看一下有没有特价产品,同样一块香皂,平时买5元,特价1.5元,就会吸引我们的目光。股票投资其实一样,最佳状态就是要做到物美价廉。老巴所谓的安全边际,就是折扣价嘛。只要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会形成“好了,我赚很多;差了,我赔很少”的理想投资境界。
       有朋友问了,要是好股票没有好价钱怎么办?两个办法,一是等,二是少量购买。我本人倾向于少量购买,可以增加自己的关注度。
       关于集中投资问题,打个比方,我有10万块,打算投资股票,那么你要买几只股票合适?我的建议是不要超过4只,理想状态是巴、林、莫式股票各一只,如果是熊市,还可以玩玩百家乐式投资。
       关于持续投资,建议大家每月至少把收入的1/3之一拿出来投资,如果你有3000元的月收入,那么每月在股市中放1000元。
       再谈股票的买卖
       以前基本认同一个观点:所谓好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买。现在看来,必须在这里加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定投,这个长期而言买入价会向中间值靠拢,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第二,对于心态极好,准备超级长期持有(起码10年以上)的投资人而言。对于该类投资者而言,股市波浪如过眼烟云,漫看天外云卷云舒,闲对庭前花开花落,纵有万敌来袭,我有一招相对,属于无名僧之类的世外高人。
       对于一般投资人而言,恐怕还得讲究点低买高卖。
       一是忌一次性买入卖出,全仓出击,万一跌了怎么办,套牢的味道实在不好;万一再涨怎么办?踏空的感觉更差。
       二是忌想当然。跌了这么多了,总不会再跌了吧?涨了这么多了,总该歇歇了吧?君不见,西部矿业从68块直直跌到5.3.
       三是忌四面出击。自己观察多时的股票,一般股性容易摸熟,特别是精挑细选的个股,尤其在下跌时要敢于买入,熊市赚股嘛,低价筹码一大堆,大盘涨起来时,就偷着乐吧。
       因此,买卖股票时,最好能分批、分段实施,讲究的是区域而不是具体点数。
       三、长期持有
       看了N张报表,对比了N个指标,你终于找到了符合条件的好股票,且价格适中,你充满希望地下单买入,希望这笔投资能带给你可观的收益。那么,持有多少时间比较合适?长期持有,多少时间算长?何时卖出手中的股票呢?
       说实话,以前这一直是困挠我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选股不是太难,买进太容易了,持有时间也不是问题,3年5年哪怕10年我都可以做到,关键的关键是:什么时候卖出?
       由于股市的不确定性,某股票你8元买入,捂了三年,到15元卖了,谁知它却涨到了25元,很大一块利润没赚到,你心里那个悔啊,晓得再放一放的;你15元不卖,不幸它又跌到了10元,你心里那个悔啊,早知15元抛掉多好?
       一些所谓的“大师”宣称他们可以根据一些特殊指标顺利逃顶,比如独创的神秘逃顶指标,又或是某技术指标的顶背离,跌破某重要平均线或者趋势线,高位巨大的成交量等等。不可否认,这些技巧有一些用处,但并非灵丹妙药,不灵光的时候很多,搞得不好左右自打耳光。并且,一次偶然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你次次成功,有谁敢宣称自己次次成功逃顶的?更不确定的是,多少时间内有效呢?
       同样的例子,你8元买入,大师让你15元抛掉了,果然之后股票掉到10元,你对大师那个佩服啊。谁知盘整1个月后,股价又开始上升,一直涨到25元,这怎么算?尽管你心里哪个悔啊,也只有自我安慰:天知道股价会涨到25元!
       确实,股价会涨到25元只有天知道,地球人都没有这个能力预测,因此,我建议你不要相信技术大师的预测或者自己研究神秘逃顶密笈,谁都不知道股价会涨到多少价位。
       不对,庄家知道!
       你站出来反驳,他们控盘,可以把价格做到任意想做的价位。是啊,庄家知道,但你可曾知道这些一度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庄家的最后下场?庄家吕梁够牛吧,把亿安科技从8块做到128块,怎么样?事败出逃,惶惶如丧家之犬;新彊德隆够狠吧,当年睥睨群雄,谁与争锋?资金链断,老唐锒铛入狱,还不如漏网之鱼。总之,任何人想预测市场、操纵市场,最多得逞一时,绝对不会长久,因此,我建议你也不必迷信机构和庄家。
       既然谁都不能掌控市场,你只能敬畏市场,既然有这么多不确定性,你也只有以不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即:在你认为估值超过股票价值后,分批卖出,并且,这也不能够保证你一定在高位出逃,但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我的简单原则是,当PEG大于1时,也就是市盈率和净利增长率的比值在1以上时,分批卖出。当然,对于极少数巴式股票,你可以完全忽略市场的小波动,持有更长时间,当然,你的心态要超级好才行。
       此外,最近我又学习探索出一种更具实战意义的新法子,配合起来参考的话更有效。
       确实,对于股价能涨到几块,在什么价柆抛出最佳,我和所有投资者一样,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只能说个大概原则。
       再说一下持股时间。林奇曾老实坦白,他大部分赚大钱的股票都是在买入3年后才开始赚钱的。老巴也有17块买进跌到4块的股票,就死扛着不买,最后涨到120块。因此,我的建议是:
       对于精挑细选的林式、莫式股票,你至少得持有2、3年以上再考虑卖吧;而对于确实好的巴式股票,我们可以持有更长时间,比如5年至10年或更长一些。
       举两个例子:
       上述的瑞贝卡,如果我们在06年以12元左右买入,那么我们应该在几块卖出呢?考察其当期及预测PE和净利增速。07年底的PE在60倍左右,三年平均净利增速是45%,当期净利增速是86%。PE和三年增速比为1.3,显示股价高估;PE和当年增速比为0.69,股价低估,我们取中间值分别为65.5%和 1.01,即股价在48元至52元以上为高估,因此,你可以在48至52元间分批抛出。当然,本例非常完美,股价在冲高至52.88元后开始下跌。
       再来看看茅台,07年底PE为76倍,三年平均净利增速是约为55%,当期净利增长率是83%。PE和三年增速比为1.38,显示股价高估;PE和当年增速比为0.91,股价略微低估,我们取中间值分别为69%和1.145,即股价在207元至230元以上为高估,因此,你可以在207至230元间分批抛出。当然,本例也非常完美,茅台在冲到230.55元后回落。
     四、最常用指标中的秘密
       2007 年底的时候,我去听过一场股评报告会,虽然听众以中老年投资者为主,但仍然人山人海,群情激昂。常在电视证券栏目上露脸的几个“著名”股评人士侃侃而谈,信誓旦旦地表示,08年股指将在4000点至8000点之间运行,教导投资者可以此区间内高抛低吸。当时我将信将疑,但08年大盘的走抛彻底打了这些股评人士一个响亮的耳光,你以为股市是你家开的吗?
       不管大盘是涨是跌,投资者永远处在矛盾之中:涨的时候顶部在哪里?跌的时候底部在哪里?07年大行情来了,上证指数连克数道大关,3000、4000、5000、6000,正当大家憧憬着8000点10000点的时候,大盘应声而跌,一路狂泻至1664点。
       要是我能卖在6124点,买在1664点,哪该多好啊!这几乎是所有投资者共同的梦想。投资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在股指顶部时顺利抛空,持有大把现金,从而在股指底部时吃进大把筹码,持股待涨。普通投资者能做得到吗?有没有一种神奇指标,可以告诉我们顶在何方底在何处?我相信绝大部分投资者都在苦苦追寻着、探究着。那么,情况如何?
       有这样一种指标,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常常挂在嘴边,但又最最不看重,就好比是聋子的耳朵瞎子的眼睛,做个样子而已。而就是这种最普通不过的指标,在判断大盘股指高低上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PE——市盈率。
       什么?市盈率?您就别开玩笑了,这是中国股市啊老大,市盈率顶个鸟用啊,多少所谓的题材股,市盈率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都很正常,你说这个有嘛意思?你要按照市盈率来指导买卖股票,恐怕要喝西北风了。
       没错,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是股票的价格和每股收益之比。尽管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可以天天挂在嘴边,但却从未仔细研究过市盈率在判断股指高低中的重要作用。
       我有一份自己画的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走势图,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越看越喜欢越看越爱看。看似平常一幅图,高低错落,起起伏伏,一个个山峦和低谷中,流淌着多少股民(包括我自己)的血和泪!
       考查上海大盘的历史平均市盈率,我们发现,每当数值达到50以上时,大盘就到了危险阶段,而在60以上时,几乎没有不暴跌的。最近的一次2007年10 月,该数值曾到了69.5,上海大盘的最高点6124点也在该月产生,随后股指开始暴跌;每当数值跌至20以下时,大盘就开始企稳并慢慢走出一波上涨行情,最近的一次2008年10月,该数值曾跌到过14,上海大盘的最低点1664点也在该月产生,随后股指开始逐波上行。
       基于以往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粗略的买入—持仓—卖出模型:凡大盘平均PE在50以上时,开始分批抛出股票;55以上时,加大力度抛出;达到60时全数抛空。
       大盘平均PE在20以下时,开始分批买入股票;15时加大力度买入;如果达到10,满仓;20至50为持仓期。
       根据深交所课题组的统计,台湾股指平均PE波动区间为13—55;香港10—27;纽约12—31;韩国10—35;中国从1993—2006年为15.7 —59.14;07年至今的高低点为14.5—69.5,如果今后中国股市向成熟市场靠拢的话,市盈率将还会有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保守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将模型之上下限再向下移一些。
       显然,知道了市盈率与股指之间的联动关系,确实可以指导我们的操作,起码你不会在6000点还傻傻地等着8000点10000点而不断地买入;1660点不至于害怕跌到1000点而割肉,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从理论上讲起来,仅凭这样一张图我们就可以远离市场的喧嚣,闭着眼睛赚些钱,不必理会市场的涨涨跌跌,不必理会主力的虚虚实实,不必相信技术的进进出出。就如同站在高山看大海,波涛汹涌在你眼中只不过是些许浪花而已,你与那些在浪尖波谷之间讨生活的人们截然不同的是,你从此将远离焦虑、不安、狂妄、恐惧、贪婪、悔恨,以平和安详的心态,在市场中赚取些你应该赚取的利润。
       一再需要强调的是,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虽然我们能够把握大概率事件,但股市是不确定的。比如,在上涨或下跌的行情中,大盘PE正好止步48或22,就开始下跌或上涨,如果你一定要机械地等着50或20的到来,恐怕迎接你的就只会是套牢或踏空了。至于如何操作,那就是更进一步的功夫了。
       五、活佛的投资真经
       我母亲的一个同事做股票据说从来没有亏过,后来我找他聊了聊。老头家里钱不少,但不太懂股票,买入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同一只股票要有三个以上的股评家推荐,二是股价不高于10元。2001年买了不少王府井,价格在9、10元间;在股市最低迷的2005年,又筹资100多万元,买入王府井,价格在4、5元间。2007年的大牛市,王府井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最高到过50多元,不过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卖掉(根据我的估计,他多半没卖光)。据他自己称,他买股票经常会被套住,但从未亏过。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喜欢买低价股;二是从不止损,越跌越买。
       今天,我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他的两条经验,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谁说他不懂股票?
       这个市场中有太多自以为是的投资者,总是想以天下财富尽入我手的心态来指导自己的操作。因此,拼着命要去学技术、追黑马,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目标进进出出,却往往忽略掉最基本的东西。
       我看过N多本有关股市操作的书籍,印象最深的就是“止损”两个字。作者们大多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说,要学会止损,不让亏损扩大。然而,事情真是这样吗?
       事到如今,至少在我的字典中,找不到止损两个字。
       为什么要止损?大家都会说,比如你买在高位,不巧大势不好,股价一落千丈,不止损岂不死得很惨?07年的大熊市中,有股票甚至跌去了最高价位的90%,你提倡不止损,偏还要让大家越跌越买?岂非自寻死路?
       呵呵,我可没有这样说。但按照我们简单投资的原则,最重要的一条是,你不太可能买在高位;其次,在大盘PE让人放心的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买入,越跌越买。
       2008 年9、10月份间,市场一片萧条,大部分人不是死死套住就是悲观地等待着大盘再下台阶,而我却在不停地买入,几乎用光了所有能打的子弹。活学活用了一把老巴的“在大多数人恐惧时贪婪,大多数人贪婪时恐惧。”的教诲。这样做,并非我比一般人聪明,有所谓的先见之明,只不过是看到大盘的PE只有15,仅此而已。
       有一位投资者在市场上屡屡失败,他打算去西藏找活佛请教投资之道。历尽千辛万苦,他找到了活佛,说出了心中的烦恼,请求活佛为自己指点迷津。但活佛却一语不发,只写了一张纸条,让他回家后再打开看。投资者回家后满心欢喜地打开纸条学习活佛的妙法,却见上面只写了四个字:高抛低吸!
       就像那个投资者一样,寻寻觅觅十多年后,从终点又回到起点,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炒股真经:时间为伴,高抛低吸。
本章总结
       简单投资法的精华为:选择好股票,持续重仓买入,长期持有。
       第一步,选择好股票。
       选股分为巴式、林式、莫式三种,在熊市也不妨玩玩百家乐投资法。
       巴式选股法:
       业务简单
       独特技术(资源)
       垄断经营
       行业龙头
       强大品牌
       持续盈利
       财务健康
       成长性强
       管理者好
       林式选股法:
       生活经验
       业务(名字)古怪
       不受关注
       盘子适中
       快速成长
       财务健康
       无竞争者
       莫式选股法:
       顺应趋势
       考察4P
       小盘成长
       财务健康
       第二步,持续重仓买入。
       用定投法或者在参考大盘PE的前提下,用PEG法买入,越跌越买,投资的股票最好不要超过4只。
       第三步,长期持有。
       参考大盘PE的前提下,用PEG法分批卖出。
       核心原则:时间为伴,高抛低吸。

看完了前面七章的朋友们,你们高抛低吸了吗?

第八章 锦上添花:10分钟搞定财务报表
       看贴子的朋友会说,你一再强调简单简单,但仍然有那么多的财务指标啊,比率啊什么的,看着烦不烦啊。
       对啊,不要说你,我看着也烦啊。实际上最简单的投资法就是按照“选择好股票,持续集中买入,长期持有”这条原则去套。
       好股票从生活经验中去找,找大家都喜爱的顶级名牌产品,然后每月固定买入,平时远离股市,不理会大盘的涨涨跌跌和股价的高高低低,更不用去理会什么市盈率收益率每股收益通货膨胀,把现金分红全部用于再投资,持有5年、10、20年甚至更长。这是投资的最高境界,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大智若愚,闭着眼睛赚钱的概率很高。
       第二种,就稍微复杂一些,要看看财报,比比增长率,找找潜力股,做做小估值,适度关注股价,在股价便宜的时候持续分批买入,在股价高估的时候持续分批卖出,当然分红要用于再投资,大波段投资期限一般3、5年上下。这是投资的中层境界,与股市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长期坚持下去,赚钱的概率也不小。
       第三种,芸芸众生的炒股经。听听股评,看看K线,玩玩技术分析,关注每股收益,热衷于内幕消息和机构动向,醉心于预测大盘指数和个股涨跌,短线是金,追涨杀跌,持股一般不超过1个月,一天不看盘心里憋得慌。这是投资的最低境界,短期获利是偶然的,长期来看,亏损的概率是很高的。
       有朋友不屑了,你不是说投资的最高境界什么也不要看了吗?还要搞定财务报表做啥?那也不是这样说,在成为一个好投资人之前,掌握一些技巧也不全是坏事。当然,这些小技巧对真正的赢家来说,是小case,属于懂了没坏处,不懂也没关系的东西。
       为了简单起见,本贴看财报主要是指看一下炒股行情软件中F10中的财务指标,如果你要学习更深入的知识,建议你去买一本《轻松看懂财务报告》之类的书看看吧。F10中的资料虽然不多,但对我们小散户来说却足够了。
       找到目标股票,调出F10资料看“财务分析”这一栏,首先看看历年来的每股收益,当然是每年都有提高为好,但考虑到送股稀释的因素,这个指标作不得准。
       第二关注“利润构成与盈利能力”项,将这一项下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相比较,可以看出公司是否主业突出,如果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相差很大,说明该公司的利润并非靠主业获得,业绩有存在不确定性之可能。
       再看“销售毛利率”,以历年能稳定提升者为最佳,林园对该指标的要求为大于18%,对挑选好股票有一定借鉴作用。
       再看“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对挑选好股票有非常重要意义,一般而言,三年的平均值不能低于15%,否则就不予考虑。
       第三关注“经营发展能力”项,看主营收入、主营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增长率,以四者平稳增长为最佳,至少主营收入和净利润要同步增长,净利润三年平均增长率最好在25%以上。
       第四关注“资产与负债”项,观察负债总额与货币资金的比例,注意存货同比是否有大幅上升,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同比是否有大幅上升,最后注意资产负债率的情况。
       第五关注“现金流量”项,该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值得大家付出一定功夫去查看。此项最重要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最好是正数;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或为正或为负,反映了企业在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支。一般而言,投资现金净额基本为负,筹资净额不确定。
       为什么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非常重要呢?原来企业算帐按照“权责发生制”,也就是说,只要货销出去了,开了发票,不管收没收到钱,这收入和利润就记帐了,如果一家企业年报净利润不少,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是负的(哪怕最后一项总现金净额为正数),这家企业的经营也值得怀疑。这好比你开个店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年终一结账,发现帐面利润10万元,但大部分钱被人家拖欠了,到手的利润只有2万元,那么你的经营总有点问题,比如,你不赊帐别人就不来买货;或者有人恶意拖欠货款不还,你将会面临如何要钱的问题。
       该项的一些比值也很有意思,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收入之比,如果大于1,表示现款销售情况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与净利润之比,可以看出净利润是否实实在在以现金方式存在等。
       好了,看财报的小技巧就先讲到这里,在深入了解一只股票前,我一般会花10分钟看一下财务情况,没有很复杂的财务知识,非常简单和实用。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QQ|Archiver|兴宁A8 ( 粤ICP备08126561号-15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  

GMT+8, 2024/6/16 23:17

© 兴宁A8

手机绑定 兴宁A8支持手机、电脑、平板一站式访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