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4718403 发表于 2016/5/9 13:29

今年66.7公里治理任务全面动工

治水,自古以来就是造福一方的民生大事。兴宁市近年来在积极实施和完成“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等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今年66.7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已经全面动工。

三年计划治理203公里
据悉,省水利厅选取中小河流问题突出的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启动治理工作,并先行编制了《广东省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2015~2020年)实施方案》。
兴宁市水务局负责人认为:“这对兴宁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据其介绍,兴宁境内水系以宁江河为骨干,共有中小河流58条,分布于20个镇(街)。其中,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宁江河、罗岗河、黄陂河、石马河,集雨面积20至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5条。由于中小河流分散、线路长、涉及面广,河堤低矮单薄,河道淤积狭窄,防洪标准低,加上源短流长,河床比较小,洪水发生时容易来得猛,去得快,容易造成泥石流、堤防决口、冲毁村庄、道路、淹没农田等重大灾害,“很多河道亟需疏浚”。
为此,兴宁市已经做出规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工作方案。该市列入此次“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的河道共有21条,总长203公里,总投资4亿多元,涉及全市20个镇街。兴宁市水务局负责人说:“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一定提前至2017年完成目标任务。”

今年66.7公里全面动工
按计划,兴宁市2015年度中小河流治理包括石马河治理工程、黄陂河治理工程、宁江河罗陂堤段、新北围段、蓝布堤围段治理工程及邹洞水治理工程,投资额1.33亿元。目前,2015年度项目已于6月底完成初步设计报送审批,省级已下达首批资金5478万元。已完成治理工程的“两清”工作和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工作,完成“两清”投资金额共1149万元;于7月初召开治理工程动员会,进行治理工程项目班组的划分,25个施工队已全面进场,开展“三通一平”、放线、复测断面等开工前准备工作。
兴宁市水务局班子成员对各自挂钩镇街分片负责落实,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及项目镇街,充分做好项目的开工前准备工作。同时,要求中标的施工单位兴宁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公司做好工程机械、施工作业组及时间的安排等准备工作。针对项目点多线长面广,要求施工单位科学规划、优化方案、分段实施,确保在11月底前完工。

落实河长制保工程质量
兴宁市明确将治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范畴,列入政府主要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全面落实地方行政长官“河长制”,领导、组织、协调辖区内河流的综合治理和维修养护工作,一级抓一级,确保河流管理责任层层得到落实。
“市(县)长、镇长、村长就是所在区域中小河流治理的‘河长’,我市主要领导明确表态要到每一条河进行检查督促,带动全市各级对治理工作的重视支持。”兴宁市水务局负责人说。同时,该市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四制”,即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把“四关”,即材料设备采购关、材料质量控制关、工程建设技术关和质量管理关。工程完工后,将进行第三方检测,而且是百分之百检测。
笔者还了解到,兴宁市决定由本级财政统筹解决2015年度配套资金1553万元,按照规定时间节点拨付。在资金保障的前提下,该市水务部门提早谋划,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招投标,招入有实力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共同推进工作。按照上级的时间节点完成报批、立项后,通过EPC总承包建设模式完成公开招投标工作,从而有效缩短了工作周期xinx.cn.com/heinan。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年66.7公里治理任务全面动工